[实用新型]挂车车灯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4407.6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7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生;张建华;李志强;卫晓军;党潇正;李宝玉;王治国;王灵美;谈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4 | 分类号: | G01R31/44;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车 车灯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光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车车灯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挂车底盘普遍使用的尾灯包括夜行灯、制动灯、转向灯等。在运行过程中时而会出现尾灯不亮的情况发生。进行车灯检测则必须连接牵引车,它只能检查某个灯泡的好坏,而不能对挂车电气系统的线路、电压转换器进行全面的故障诊断。挂车维修亟待开发挂车电气系统的专用检测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挂车车灯检测装置,主要用于通用挂车底盘尾灯故障的检测,只需外接12或24v蓄电池,无须连接牵引车,即可模拟牵引车车灯信号,对挂车电气系统的各个部位进行故障诊断,为挂车维修和检测尾灯系统的技术人员提供依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挂车车灯检测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侧壁设有背带的盒体、盒体内置的集成电路板、电源和车灯开关及电源电缆与车灯电缆构成,所述盒体的面板设有电源和车灯开关,标识电源、尾灯系统和短路的指示灯,所述开关及指示灯与集成电路板连接。
所述集成电路板由电源电路和与其并联的尾灯系统及指示灯电路构成检测回路。
所述车灯电缆连接尾灯系统的端子设为24V接头或12V接头或多头插座。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不需连接牵引车,只要配备12或24v蓄电池,即可模拟牵引车车灯信号,即可对挂车电气系统的各个部位进行故障诊断,为挂车维修和检测尾灯系统的技术人员提供依据并保证挂车的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盒体的上表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盒体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B向视图;
图4是电源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5-6是车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中:1、盒体2、电源指示灯3、电源开关4、左转向指示灯5、背带6、制动指示灯7、制动灯开关8、转向灯开关9、右转向指示灯10、夜行灯开关11、夜行指示灯12、13、短路指示灯14、电源电缆15、16、车灯电缆17、电源接头18、车灯接头19、电源插头20、电源插座21、车灯插座22、五孔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见附图,一种挂车车灯检测装置,主要由侧壁设有背带5的盒体1、盒体内置的集成电路板、电源和车灯开关及电源电缆与车灯电缆构成,所述盒体的面板设有电源和车灯开关,标识电源指示灯2、尾灯系统和短路指示灯12,所述开关及指示灯与集成电路板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板由电源电路和与其并联的尾灯系统及指示灯电路构成检测回路。所述车灯电缆连接尾灯系统的端子设为24V接头或12V接头或多头插座。
电源电缆与车灯电缆根据不同挂车底盘电器部分的接口形式选配,用于连接检测盒、挂车与电源。电源电缆由两根电线组成,每根电线标称截面为1.5mm2,每根电线外面都包有黑色护套,起到保护电线的作用。电源电缆长2500mm,其中一端为两孔插头19,插至检测盒后面板相对应的插座20;另一端接电源,红色蓄电池夹接蓄电池正极,黑色蓄电池夹蓄电池负极。车灯电缆选用QVVR(公路车辆用铜芯聚氯乙烯护套低压电缆),长约5000mm。白色绝缘线芯标称截面为2.5mm2,其他绝缘线芯标称截面为1.5mm2。车灯电缆接车灯的一端有3种不同的接头形式,第一种为24V接头,适用于24V的挂车车灯系统插座。第二种为12V接头,适用于24V的挂车车灯系统插座。第三种为多头插座电缆(9孔插座1个,6孔插座1个,4孔插座2个),用于灯泡、DC/DC转换器或线束的局部故障检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44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