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4847.1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3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康伦玮;谢襦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F21V5/00;F21V7/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边 入光式 背光 模块 | ||
1.一种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是包括:一反射片;至少一光学膜片,配置于该反射片上方;一导光板,配置于该光学膜片与该反射片之间,并具有一出光面以及一连接该出光面的入光面,该光学膜片配置于该出光面上;一透明胶材,黏合于该出光面与该光学膜片之间,并局部覆盖该出光面;以及一发光组件,配置于该入光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胶材包括多颗点状胶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邻二个点状胶体之间的距离从该入光面朝向远离该入光面的方向而缩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膜片为扩散片或增光片或其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胶材的折射率与该导光板的折射率二者相差在1.45至1.6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胶材的折射率大于该导光板的折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明胶材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一发光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一冷阴极荧光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48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