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螳螂饲育箱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5575.7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4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袁勤;吴超;李雪;郑冬琦;邰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螳螂 饲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饲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饲育螳螂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饲养动物花草是人们缓解工作压力,调节自身情绪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也有一些科学研究工作者将动物花草单独存放来搞科学研究,目前市面上有大量的养狗、养猫的辅助装置,但是饲养螳螂的装置目前市面上还没有成形的产品,这样喜欢饲养螳螂的人们通常随手拿个瓶子来养螳螂,或者科学研究工作者随手制造个养螳螂的装置,不能使螳螂更好的生长,且不利于对螳螂进行科学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螳螂的生活习惯,使螳螂更好的生长,从而有利于养殖和科学研究的螳螂饲育箱。
本实用新型的螳螂饲养箱,其中,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投料孔,并在所述投料孔处安装有带有通气孔的第一透气盖,所述箱体的左、右侧板上分别设有左通风窗和右通风窗,所述箱体的底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箱体的底部,并在所述底板上设有水杯,所述箱体内设有与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后壁紧贴在一起的网纱,所述箱体的后面板上部设有左连通孔和右连通孔,并在所述箱体的后面板上安装有果蝇发生器和湿度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的螳螂饲养箱,其中,所述左通风窗和所述右通风窗分别设在所述箱体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中央。
本实用新型的螳螂饲养箱,其中,所述左通风窗和所述右通风窗上分别安装有带有通气孔的第二透气盖和第三透气盖。
本实用新型的螳螂饲养箱,其中,所述果蝇发生器包括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前面板上开有与所述左连通孔相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盒体的顶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盒体的顶部,所述第一盒体内放置果蝇培养基。
本实用新型的螳螂饲养箱,其中,所述湿度调节器包括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的前面板上开有与所述右连通孔相通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盒体的顶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盒体的顶部,所述第二盒体内放置花泥。
本实用新型螳螂饲养箱的有益效果为:在箱体的后面板上设置有果蝇发生器和湿度调节器后,可以使螳螂在螳螂饲养箱内形成食物链,并且保证箱体内上层比较潮湿,有利于螳螂生活及脱壳,在箱体的两侧设置通风窗后,能保证箱体内空气流动,并且箱体内下层比较干燥,螳螂的粪便掉落到箱体内下层在干燥的环境下不容易发霉,在箱体上设置投料口是因为当螳螂比较大的时候一般果蝇不能满足螳螂的进食,所以这个时候饲养人通过投料口投放蟑螂来饲养螳螂,在箱体内设置网纱,是为了有利于螳螂活动,螳螂移动的时候一般都是用爪子抓住网纱来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螳螂饲养箱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螳螂饲养箱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螳螂饲养箱,包括箱体10,箱体10前面板的底部开有投料孔111,并在投料孔111处卡装有带有通气孔的第一透气盖101,箱体10的左、右侧板的中央分别开有左通风窗102和右通风窗103,并在左通风窗102和右通风窗103上分别卡装有带有通气孔的第二透气盖108和第三透气盖109,箱体的底板104可拆卸地卡装在箱体10的底部,并在箱体的底板104上安装有与底板104连接成一体的水杯110,箱体10内放置与箱体10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后壁紧贴在一起的网纱105,箱体10的后面板上部开有左连通孔106和右连通孔107,并在箱体10的后面板上卡装有果蝇发生器20和湿度调节器30,果蝇发生器20包括第一盒体201,第一盒体201的前面板上开有与左连通孔106相通的第一连通孔203,第一盒体的顶板202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盒体201的顶部,第一盒体201内放置果蝇培养基,湿度调节器30包括第二盒体301,第二盒体301的前面板上开有与右连通孔107相通的第二连通孔303,第二盒体的顶板302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盒体301的顶部,第二盒体301内放置花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未经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5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