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模具隔热套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6043.5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3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3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模具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具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毛坯在成型过程中,需要对型腔内的铝液进行补充,从而保证轮毂毛坯的成型完整。如图1所示,在底模中心孔位置附近设置的冷却风道对轮毂成型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冷却风道距离中心孔位置较近,容易造成中心孔附近温度降低从而影响铝液流动性,致使铝液补缩无法正常进行。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隔热套,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0920001452.6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底模隔热装置》,底模中心孔侧壁上设置环形槽,环形槽内焊接隔热套,隔热套与环形槽之间留出一定的间隙构成隔热间隙。所述隔热套采用与底模相同的材料制作。但该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焊接点容易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开裂的模具隔热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将模具浇口背腔周围铣一宽度2-4mm,深10-20mm的环形槽,再将开口补焊。
本实用新型不易使模具变形,减缓了浇口处温度传导速度,提高了铝液在保压过程中的温度,保证了铝液顺序凝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隔热套局部剖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环形槽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模具隔热套的示意图
图中:1-环形槽,2-补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将模具浇口背腔周围铣一宽度2-4mm,深10-20mm的环形槽1,再将开口补焊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将模具浇口背腔周围铣一宽度2mm,深10mm的环形槽1,再将开口补焊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将模具浇口背腔周围铣一宽度3mm,深15mm的环形槽1,再将开口补焊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将模具浇口背腔周围铣一宽度4mm,深20mm的环形槽1,再将开口补焊2。
本实用新型不易使模具变形,减缓了浇口处温度传导速度,提高了铝液在保压过程中的温度,保证了铝液顺序凝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6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