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骨型围带和凸台拉筋的超临界汽轮机低压末级动叶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6060.9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9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其国;张秋鸿;吕智强;刘长春;吕晶波;李庆;钱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5/14 | 分类号: | F01D5/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骨型围带 凸台拉筋 临界 汽轮机 低压 末级动 叶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末级动叶片,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大型全转速超临界汽轮机低压缸上的末级动叶片。
背景技术
大型汽轮机组低压末级动叶片使用的联接件通常有围带和拉筋;围带的作用是防止叶片漏汽和调整叶片频率,拉筋的作用是调整叶片频率和减震。
随着火电汽轮机组容量的增大,大型超临界汽轮机组低压末级动叶片如果联接件及联接件型式使用不当,机组在运行中,就有可能发生动叶片断裂事故。
通常大型汽轮机组低压末级动叶片设计是在叶片相对高度0.5~0.75处加一道松拉筋,这道松拉筋是分段焊接后装在动叶片上的,使动叶片形成整圈连接,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就是机组运行时经常出现拉筋开焊现象,而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机组的安全运行。
现在使用自带围带和凸台拉筋,避免了拉筋开焊这一难题,能使叶片很好的形成整圈连接,而且降低叶片动应力。从而保证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但现有的大型全转速超临界汽轮机组低压末级动叶片的围带和拉筋的外形及几何尺寸设计不合理,使得全转速汽轮机在运行中也经常出现末级动叶片断裂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骨型围带和凸台拉筋的超临界汽轮机低压末级动叶片,以解决现有的大型全转速超临界汽轮机在运行中出现末级动叶片断裂事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带有骨型围带和凸台拉筋的超临界汽轮机低压末级动叶片包括叶根、中间体和叶片主体,叶根通过中间体与叶片主体的根部连接成一体;所述末级动叶片还包括内弧侧凸台拉筋、背弧侧凸台拉筋和骨型围带,在距叶片主体底端面相对高度为0.65处的内弧表面上设有内弧侧凸台拉筋,在距叶片主体底端面相对高度为0.65处的背弧表面上设有背弧侧凸台拉筋,所述叶片主体的顶部端面上设有骨型围带;
内弧侧凸台拉筋与背弧侧凸台拉筋的俯视投影呈平行四边形,内弧侧凸台拉筋与背弧侧凸台拉筋的法向节距为69.77mm,以叶片主体根部型线的平面坐标系XOY为参照,内弧侧凸台拉筋的最远点到X轴距离为65.02mm,背弧侧凸台拉筋的最远点到X轴距离为74.16mm,内弧侧凸台拉筋、背弧侧凸台拉筋所处截面节距长度为108.54mm;内弧侧凸台拉筋与叶片主体连接处设有第一圆角,第一圆角的半径为4mm,背弧侧凸台拉筋与叶片主体连接处设有第二圆角,第二圆角的半径为4mm
以叶片主体根部型线的平面坐标系XOY为参照,骨型围带的法向节距为72.15mm,骨型围带的上半部分轴向宽度为30.9mm,骨型围带的下半部分轴向宽度为31.11mm,骨型围带上半部分进汽侧内弧到X轴距离为79.01mm,骨型围带的上半部分与叶片主体连接处设有第五圆角,第五圆角的最低点到X轴的距离为60.28mm、骨型围带上半部分的进汽侧背弧圆角与法向工作面的距离为84.71mm,骨型围带下半部分出汽侧内弧到X轴距离为84.37mm,下半部分围带出汽侧背弧到X轴距离为76.05mm,骨型围带的下半部分与叶片主体连接处设有第三圆角,第三圆角最低点到到X轴的距离为61.3mm;所述骨型围带的进出汽侧呈圆弧形状,骨型围带的进气侧面圆弧的原心坐标为(-308.91mm,-10.52mm),骨型围带的进汽侧圆弧半径为300mm,骨型围带的出气侧面圆弧的原心坐标为(308.72mm,4.45mm);骨型围带的出汽侧圆弧半径为300mm,骨型围带的上下半部分设有的第五圆角及第三圆角的半径均为3.6mm,骨型围带用于结构光滑过度的第四圆角和第六圆角的半径均为10mm,骨型围带的上下部分距X轴最远点处用于结构需要倒第十圆角和第七圆角的半径均为2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临界低压末级动叶片设有的骨型围带和凸台拉筋经过详细设计计算,合理的确定了骨型围带和凸台拉筋的外形尺寸,解决了现有的大型全转速超临界汽轮机在运行中出现末级动叶片断裂事故的问题。使骨型围带发挥了防止叶片漏汽和调整叶片频率以及减震的作用,保证了工作过程的安全性。设计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有机结合,使低压缸末级动叶片有较高变工况性能,从而保证机组在变工况下,安全高效的运行。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300MW~660MW的超临界汽轮机组,无论是在经济性,强度振动特性、静强度及保证机组的安全可靠性方面均达到先进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凸台拉筋的外形俯视图),图3是图2的B向视图,图4是图2的C向视图,图5是图1的D向视图(骨型围带的外形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6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