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软底鞋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6102.9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6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珂 |
主分类号: | A43B13/12 | 分类号: | A43B13/12;A43B13/04;A43B13/18;A43B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软底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具体涉及一种穿着方便、舒适的软底鞋。
背景技术
鞋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在居家生活中,尤其是在室内,人们希望能摆脱传统鞋子如皮鞋、高跟鞋的束缚,让双脚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是光脚既不卫生也不健康,还容易使人着凉感冒。目前,市面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软底鞋,但它们多少仍然是适用于室外行走的,在室内穿着时,还是让人感觉鞋底太厚、生硬、整体重量较大,舒适性差,同时,其鞋底的防水、防滑效果也不好,在湿滑的地面如陶瓷地板上容易打滑,不能满足人们在室内穿着时对软底鞋舒适性、安全性等的综合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鞋子在室内穿着时舒适性、安全性差的缺点,需要重新设计一种新型软底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软底鞋,其包括一鞋底及一与其缝纫在一起的鞋帮,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一柔性发泡橡胶层及复合布层,该复合布层贴合在所述柔性发泡橡胶层的内侧面;所述柔性发泡橡胶层的外侧面上,设有防滑的多个纵向条形分布的“T”字形凹槽。
所述的鞋底柔性发泡橡胶层为SBR发泡橡胶层,其厚度为1~10毫米。
所述纵向条形分布的“T”字形凹槽,为多条且间隔错落分布,根据鞋底大小,可以设置10~20条甚至更多。
“T”字形凹槽深度为0.1~2毫米,具体也是根据鞋底大小选择。
所述的鞋帮为倒“U”字形,其与所述鞋底缝合后形成拖鞋。
所述的鞋帮为一上部设有开口的布套,布套口设有松紧绳,其与所述鞋底缝合后形成鞋或鞋套。
所述的鞋帮及鞋底复合布层上,设有图案或者花纹或装饰物,使整体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底鞋或鞋套,适合室内穿着,因其鞋底设有一SBR发泡橡胶层,其鞋底柔软、整体轻薄,使舒适性大大提高,鞋底的凹槽增加了摩擦力,防滑、防水效果更好,穿着更方便、可靠,并且更容易清洗。本实用新型两只鞋子可以整体折叠、或成卷收起,方便收藏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鞋底外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底鞋为一拖鞋,其包括鞋底和倒“U”字形的鞋帮2,所述鞋底和鞋帮2缝合后形成拖鞋。所述鞋底包括柔性发泡橡胶层1及复合布层4,该复合布层4贴合在所述柔性发泡橡胶层1的内侧面。鞋底的柔性发泡橡胶层1为SBR发泡橡胶层,其厚度为1~10毫米,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毫米。
参见图2,所述鞋底的柔性发泡橡胶层1的外侧面上,设有用来防滑的多个纵向条形分布的“T”字形凹槽3,所述“T”字形凹槽3为多条且间隔错落分布,其深度为0.1~2毫米,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5毫米。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底鞋为一鞋或鞋套,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鞋帮2是上部设有开口的布套,布套口设有松紧绳,其与所述鞋底缝合后形成鞋或者鞋套。
本实用新型在室内穿着使用时,由于其非常轻薄和宽松,双脚在鞋内基本上感觉不到受到束缚,并且采用的面料透气,使双脚干爽舒适,鞋底的“T”字形凹槽也使防滑、防水性提高,降低了滑倒、透水的可能性。鞋帮2及鞋底复合布层4上还可设图案、花纹或装饰物,使其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结构而得到的软底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珂,未经陈俊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6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