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还原反应器酸洗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6535.4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5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智德;陈德明;李坚;范文同;韦家献;刘林;李登攀;李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钢企欣宇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0 | 分类号: | C23G3/00;C22B34/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64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还原 反应器 酸洗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涉及海绵钛生产中还原反应器的酸洗处理装置,属于反应器表面除锈领域。
背景技术
海绵钛生产中,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必须用盐酸对初次使用的反应器表面进行酸洗除锈直至光亮无锈后方可投入生产。
目前,国内海绵钛生产厂家对其还原反应器的酸洗处理都在准备间进行,准备间内设置有用于储存盐酸的盐酸储槽,盐酸储槽内的盐酸浓度一般为30%,盐酸储槽旁设置有泵送盐酸的氟塑料泵,用于将盐酸钛槽车内的盐酸泵送到盐酸储槽内,在设置还原反应器的平台上设置有酸洗池,工人用提桶从盐酸储槽将盐酸转运到酸洗池进行稀释,酸洗池内浓度较低的盐酸再接入酸洗机,酸洗机是一个具有固定位置的盐酸流出口、可带动还原反应器缓慢旋转的装置,由所述盐酸流出口流出的盐酸均匀布送到还原反应器简体壁面,对还原反应器进行酸洗。
这种除锈方式造成酸洗准备间酸雾大、工作环境较差,且人工转送盐酸的劳动强度较大,导致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人工酸洗处理还原反应器工作环境恶劣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改善工作条件的还原反应器酸洗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还原反应器酸洗处理装置,包括酸储槽、酸洗池和酸洗回转机,酸储槽的进口处设置有一号耐酸泵和阀,一号耐酸泵的出口与酸洗池之间连接设置有阀的输送管,该输送管在酸洗池的进口前设置支管连接到酸洗回转机,支管上设置阀。
在所述酸洗池出口处设置二号耐酸泵和阀,二号耐酸泵的进口与酸洗池的出口连接,二号耐酸泵的出口通过设置有阀的泵送管连接到还原反应器。
所述二号耐酸泵的进口处通过设置有阀的倒送管连接到另一台还原反应器,倒送管通过进水阀与送水管连接。
所述二号耐酸泵的出口连接设置有阀的废酸排放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酸洗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新酸、稀酸和产生的废酸均采用泵和管道输送,可明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盐酸储槽的示意图。
图3是盐酸输送至酸洗池或酸洗回转机的示意图。
图4是盐酸输送至还原反应器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酸洗槽1、酸洗池2、酸洗回转机3、还原反应器4、还原反应器5、进水阀6、送水管7、盐酸槽车8、排酸地沟9、控制柜10、一号耐酸泵11、二号耐酸泵12、输送管31、支管32、泵送管33、倒送管34、废酸排放管35、软连接管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还原反应器酸洗处理装置,包括酸储槽1、酸洗池2和酸洗回转机3,酸储槽1的进口处设置有一号耐酸泵11和阀,一号耐酸泵11的出口与酸洗池2之间连接设置有阀的输送管31,该输送管31在酸洗池2的进口前设置支管32连接到酸洗回转机3,支管32上设置阀。如此,从盐酸槽车8来的浓度较高的、未使用过的盐酸可以直接输送到酸洗池2或酸洗回转机3,也可由酸储槽1供给到酸洗池2或酸洗回转机3,满足多种生产条件下的用酸要求,用酸时不必人工转运,改善了工作条件。
为了减少人工劳动且节约用酸量,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酸洗池2出口处设置二号耐酸泵12和阀,二号耐酸泵12的进口与酸洗池2的出口连接,二号耐酸泵12的出口通过设置有阀的泵送管33连接到还原反应器4,如此,酸洗池2内的酸可直接泵送到还原反应器4的简体内,对还原反应器的简体先用浓度较低的稀酸浸泡,对酸的稀释可以酸洗池2中进行,也可待新酸输送到还原反应器4的简体内后在还原反应器4中进行,浸泡后的还原反应器4送到酸洗回转机3处用浓度较高的新酸对局部未能浸泡清除的锈蚀进行处理。
为进一步节约用酸量,如图2所示,所述二号耐酸泵12的进口处通过设置有阀的倒送管34连接到另一台还原反应器5,倒送管34通过进水阀6与送水管7连接。该种连接结构可以利用浸泡过还原反应器4的稀酸再次对另一台还原反应器5进行浸泡,操作时,先打开送水阀6,送水管7向倒送管34内灌加水,直至反应器简体内的液面有上升现象为止,此时表明倒送管34内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再利用由泵送管33、倒送管34、二号耐酸泵12构成的转送结构将还原反应器4中的稀酸转移至另一台还原反应器5进行利用。进水阀6与送水管7还可用于对输送到还原反应器4简体内的新酸进行稀释。
稀酸多次浸泡使用后变成了废酸,为方便对废酸进行排放操作,所述二号耐酸泵12的出口连接设置有阀的废酸排放管35,如图2所示,废酸可利用废酸排放管35排放到排酸地沟9。
为了尽量减少进入准备间进行操作,可将所述各阀集中由控制柜10控制其开闭,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钢企欣宇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钢企欣宇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65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