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圆柱型电池的双重防爆组合盖帽在审
申请号: | 200920317705.0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8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程树国;唐朝华;王福全;孙玉军;贾天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树国;河南环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12;H01M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左明坤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圆柱 电池 双重 防爆 组合 盖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盖帽,特别是一种用于圆柱型碱性二次电池的双重防爆组合盖帽。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圆柱型电池的防爆装置通常是组合盖帽,其组成包括一圆形底盖,一圆形上帽及夹有防爆橡胶塞以焊接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其中底盖中心部位有一排气孔并被橡胶塞所密封,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一定范围时,气体将橡胶球往上推,通过橡胶塞本身弹力进行泄气,防止电池内部压力过大而产生爆炸。但由于温度对橡胶塞本身影响比较大,长期储存或使用,材料老化后,橡胶塞失去弹性,由此导致电池盖帽防爆系统失效,造成电池不泄气而产生爆炸,给电池的安全性能造成严重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用于圆柱型电池的双重防爆组合盖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圆柱型电池的组合盖帽,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上帽和底盖,所述底盖上设有防爆孔,所述上帽上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上帽和底盖之间从上而下依次设有螺旋状弹簧和压合有弹性金属片的薄橡胶片,所述薄橡胶片密封地盖在所述防爆孔上,所述底盖上还冲压有与所述防爆孔相邻的防爆沟槽。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圆柱型电池的组合盖帽,其中所述防爆沟槽设置在所述底盖的上壁或下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圆柱型电池的组合盖帽,其中所述防爆孔直径为2至4mm。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圆柱型电池的组合盖帽,其中所述的防爆沟槽为椭圆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圆柱型电池的组合盖帽,其中所述排气孔为1至4个。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圆柱型电池的双重防爆组合盖帽以螺旋状弹簧代替传统的橡胶塞,消除了橡胶材料老化失去弹性造成电池爆炸的隐患;在底盖上设有一个与防爆孔相邻的防爆沟槽,形成第二套防爆系统,当弹簧防爆系统失效,电池内部压力达到一定范围时,防爆沟槽就会开启泄气,避免了电池爆炸现象,进一步增强了电池使用的安全性能。
又由于防爆孔直径为2至4mm,比传统盖帽的防爆孔直径大,因此当电池意外短路,电池盖帽有足够大的排气通道来通畅的排泄气体和杂质,消除了杂质阻塞电池内部气体排放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圆柱型电池的双重防爆组合盖帽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圆柱型电池的双重防爆组合盖帽另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圆柱型电池的双重防爆组合盖帽的底盖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于圆柱型电池的双重防爆组合盖帽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圆柱型电池的双重防爆组合盖帽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上帽1与底盖5,上帽1和底盖5之间通过焊接组合在一起,上帽1上有1至4个排气孔8,底盖5中间有一个防爆孔6,在防爆孔6的一侧冲压有防爆沟槽7,防爆沟槽7的冲压方式为两种:本实施例是由上而下的冲压方式,即将防爆沟槽7设置在底盖5的上壁上,防爆沟槽7为椭圆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形状,上帽1和底盖5之间的空间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螺旋状弹簧2以及压合有弹性金属片3的薄橡胶片4,薄橡胶片4上的金属片3朝上接触螺旋状弹簧2的一端,薄橡胶片4密封底盖5上的防爆孔6,防爆孔6的直径为2至4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防爆沟槽7的冲压方式为由下而上,即防爆沟槽7设置在底盖5的下壁上。
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圆柱型电池的双重防爆组合盖帽盖在电池上,当电池内压增至2.0至4.0MPa时,气体通过底盖5的防爆气孔6压迫复合有弹性金属3的薄橡胶片4,弹簧2受力压缩,薄橡胶片4向上移动,气体通过排气孔8排出电池内腔。如果弹簧防爆系统失效,电池内部超过4.0Mpa,防爆孔6无法开启排出气体,压力达到4.0至6.0Mpa时,底盖5上的防爆沟槽7就会被气体压力冲破,及时排出气体,避免了电池爆炸。
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树国;河南环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程树国;河南环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77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