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自动拆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7992.5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9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平;白振岳;杨明明;张娅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徐平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自动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拆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模块自动拆卸装置,该类模块多应用于震动、冲击较大的环境中。
背景技术
目前,模块的拔插需要专用工具,如起拔器、把手等,但采用上述工具进行模块拔插时存在以下问题:
1、占用空间。由于需要采用专门的辅助装置进行模块的拔插,因而在模块之外又会占用另外的空间;同时,模块安装空间十分狭小,导致模块拆卸专用工具无法应用。
2、增加重量。模块拆卸专用工具独立于模块之外,在进行模块拆卸动作时,需要将模块拆卸专用工具加载至模块自身,导致模块载体的承重增加,考虑到力学强度和结构稳定性,该专用工具自身及其辅助部件的重量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3、无法自动拆卸。在没有起拔器、把手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模块的拆卸十分困难。拆卸时不但需要分步骤处理,还需专职人员进行操作,操作不当时还可能导致模块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自动拆卸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块无法自动拆卸的问题。
本发明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模块自动拆卸装置,包括螺钉,所述螺钉通过设置在模块上的安装孔将模块固定在固定台上,螺钉的螺杆上设置有拆卸推件,拆卸推件与螺杆之间的连接是固定连接;设模块平行于螺杆方向的长度为a,模块外壳的厚度为b,安装孔直径为c,拆卸推件与螺钉头间的距离为d,应满足a-b>d>b,拆卸推件垂直于螺杆方向的长度e应满足e>c。
以上所述拆卸推件为螺母,所述螺母与螺杆的固定连接是螺纹连接。
以上所述拆卸推件为螺栓,所述螺杆上设置有垂直于螺杆径向的螺栓连接孔,螺栓与螺杆之间的固定连接是螺纹连接。
以上所述螺母和螺杆之间铆接有防止螺母转动(限位)的一个或多个销。
以上所述模块外壳上设置有螺栓进孔,螺栓进孔的位置与螺栓安装位置对应。
以上所述螺钉头与模块外壳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可将模块完整地直接拆卸
由于在螺杆上加装的带有销的螺母,因此在拆卸时,当模块与螺母接触后,使得拔插力能够通过螺母作用在模块设备上,从而使模块连同螺钉、螺母一起被拆卸下来。
2、灵活、实用范围广
由于可在螺杆径向上多个位置开设销孔,也就使螺母有多个可固定的位置,那么就可以根据模块的大小和套接处的厚度来选择合适的卡位点,以配合拆卸行程,体现了随对象变化的灵活、宽余的调节能力。
3、操作简单、便捷、安全
由于该自动拆卸装置的部件简单、实用,且所用螺钉为标准件,故而使用普通的螺丝刀即可完成连接或拆卸操作;另外,加装的平垫圈和弹性垫圈也很好地保证了固定效果,并减少磨损,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述:
如图1所示,该模块自动拆卸装置包括螺钉1,螺钉1通过模块2上的安装孔6将模块2固定在固定台3上,螺钉的螺杆11上设置有拆卸推件4,拆卸推件4与螺杆11之间的连接是固定连接,拆卸推件4应为固定在螺杆11上且可拆卸的部件,当旋转螺钉1时,拆卸推件4相对于螺杆不产生位移。
其中,拆卸推件4可选择螺母41或螺栓42。当选用螺母41作为拆卸推件4时,螺母41与螺杆11的固定连接是螺纹连接,先将螺钉1穿过安装孔6,再从模块2壳体内侧将螺母旋转至预定位置固定,固定方式可选用在螺母和螺杆11之间铆接一个或多个销43。当选择螺栓42作为拆卸推件时,螺杆11上设置有垂直于螺杆11径向的螺栓连接孔,螺栓与螺杆11之间的固定连接是螺纹连接;先在模块2壳体上设置螺栓进孔,螺栓进孔的位置与螺栓安装位置对应,螺栓通过螺栓进孔安装于螺杆11上。
拆卸推件4的具体安装位置应满足以下设定,设模块2平行于螺杆11方向的长度为a,模块2外壳的厚度为b,安装孔6直径为c,拆卸推件4与螺钉头12间的距离为d,应满足a-b>d>b,拆卸推件4垂直于螺杆方向的长度e应满足e>c。
同时,可在螺钉头12与模块2之间设置弹性垫圈7和平垫圈8,用于保护模块和防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进行详述:
螺钉1与模块2的装配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7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锤子
- 下一篇:轴承套圈超精机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