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立柱双短路口换流开关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8399.2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7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猛;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5C3/16 | 分类号: | C25C3/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柱 路口 换流 开关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立柱双短路口换流开关安装结构,属于铝电解槽短路口换流开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电解铝行业在短路母线配置上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为一个进电立柱母线配一个短路母线即单立柱单短路口,以及一个进电立柱母线配两个短路母线即单立柱双短路口。国内外电解铝行业在电解槽系列全电流的情况下进行开、停槽作业时,基本上都是通过使用换流开关的方法降低短路母线与立柱母线之间的电势梯度,然后通过人力或机械装置打开或闭合短路母线。目前在该领域用于单立柱双短路口槽型与机械装置配套的换流开关主体安装结构,一般都是采用在换流开关的开关体底面上设置进电铜板,并通过螺栓将换流开关体连同进电铜板一起压紧在立柱母线直段上。这种安装结构的缺点是进电铜板或出电铜软带一旦烧损后很不易更换,且由于一部分槽型的立柱母线直段平面度差,从而影响了压接质量,很容易使进电铜板烧毁。因此,现有的单立柱双短路口换流开关安装结构的使用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维修都方便,且使用寿命较长的单立柱双短路口换流开关安装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立柱双短路口换流开关安装结构包括换流开关体,在换流开关体的上部设有进电过渡板,在换流开关体的侧部设有出电过渡板,进电过渡板和出电过渡板分别与换流开关体内的开关触点连接,在进电过渡板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能压接在电解槽立柱母线斜段上的进电铜软带,在出电过渡板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能与电解槽的短路母线连接的出电铜软带。
在换流开关体的下部设有用于安装在电解槽上的支架杆。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换流开关体的上部设置进电过渡板,在换流开关体的侧部设置出电过渡板,这样即可将进电铜软带通过进电过渡板方便地压接在立柱母线斜段上,并使出电过渡板通过螺栓方便地与连接在电解槽的短路母线上的出电铜软带连接。在使用时,当进电铜软带或出电铜软带在局部烧损后,可便捷地将其从进电过渡板或出电过渡板上拆除更换,不用拆卸开关体内部。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适合于电解槽单立柱双短路口使用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维修都方便、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单立柱双短路口电解槽上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立柱双短路口换流开关安装结构包括现有的换流开关体1,制作时,在每个换流开关体1的上部都安装固定一个进电过渡板4,在每个换流开关体1的侧部都安装固定一个出电过渡板9,并在每个换流开关体1的下部安装上可用于将换流开关体1安装在电解槽上的支架杆10;然后将进电过渡板4和出电过渡板9分别与换流开关体1内的开关触点进行可靠连接,在进电过渡板4上通过螺栓7连接上能压接在电解槽立柱母线斜段6上的进电铜软带5,在出电过渡板9上通过螺栓7连接上能与电解槽的短路母线8连接的出电铜软带3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8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阴极剥片装置
- 下一篇:铝电解多功能机组换极拔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