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8618.7 | 申请日: | 200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3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余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德清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3/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临海市江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的动力源主要是燃料油,如汽油或柴油等,通过燃烧推动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运转,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采用新能源来作为动力源。其中有使用电能的汽车,其动力源是蓄电池,蓄电池靠外界电源充电;也有使用太阳能的汽车,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供发动机运转。同时,也有的汽车是采用将风能通过风力发电装置转换成电能供发动机运转。
目前,常见的汽车用风力发电装置中,如中国ZL95242004.X号专利公开的名称为《汽车用风力发电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风车,与风车连接的传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的发电机,以及与发电机输出连接的蓄电池电路。但其中的风车转动只带动发电机中的定子和转子中的其中一个转动,而另一个不动,这样发电机的功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通过风轮转动带动发电机中的定子和转子反方向转动以提高发电机功率的风力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具有定子和转子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两个风轮,所述的风轮中具有定向转轴和固定于定向转轴上 的若干片叶片,所述的两个风轮的定向转轴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上述的发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相联接,且在风轮带动下所述的定子与转子的转动方向相反。
定向转轴使得两个风轮其中一个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另一个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进而风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发电机的定子与转子以相反方向旋转,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相对速度成倍增加,产生的电功率也大大提高。该风力发电装置能应用在汽车上,将风能转换成电能进而驱动汽车行驶。同时,该风力发电装置也可以应用在其他任何需要动力来驱动的工具上,包括火车、飞机及电动车等等。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风力发电装置中,所述的两个风轮上叶片的迎风角度不同。
在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的两风轮其上的叶片的迎风角度也不同,调整其叶片的迎风角度使叶片处在一个最佳的受风方位,尽可能多的接收风能,从而提高对风能的利用,进而提高发电机发电功率。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风力发电装置中,所述的传动机构为皮带。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风力发电装置中,所述的传动机构为链条或齿轮,上述的转子、定子和定向转轴上均设有齿轮结构,所述的链条或齿轮与上述的转子、定子和定向转轴之间均为啮合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用风力发电装置中,所述的风轮还包括设置在叶片外围的防护外壳,所述的防护外壳上设有若干个方形通孔。
防护外套可以防止一些稍大杂物被风吹起击打叶片,造成叶片破损等,从而影响整个发电装置的正常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风力发电装置应用于如沿海地区等多风 地区,在汽车停驶状态下利用自然风吹动风轮转动,带动发电机的转子和定子转动,合理利用了多风地区的自然风进行发电并对汽车进行供电;另外本风力发电装置中的风轮在风力推动下能带动发电机中的转子和定子以相反方向旋转,使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相对速度成倍增加,从而大大提高发电机的发电功率。该装置的风轮上叶片的迎风角度能使叶片处在一个最佳的受风方位,尽可能多地接收风能,提高对风能的利用,进而提高发电机的发电功率。该发电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风力发电装置应用于汽车上(顶棚盖卸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风力发电装置应用于汽车上(顶棚盖卸下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风力发电装置应用于汽车上(顶棚盖安装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轮;11、定向转轴;12、叶片;13、防护外壳;14、方形通孔;2、发电机;3、传动机构;4、顶棚盖;41、进风口;4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德清,未经余德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8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