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皮圈及井筒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9335.4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3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叶后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环塑胶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戴晓翔 |
地址: | 31802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井筒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查井的井筒密封连接结构,尤其是一种在插接井筒时避免橡胶皮圈从密封位置滑脱的橡胶皮圈及井筒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检查井,其井筒连接时是在两个插接在一起的井筒之间置圆筒状橡胶皮圈,插接时橡胶皮圈受阻力作用会在井筒上滑动,在两个井筒插接到位后,橡胶皮圈从密封位置滑脱,难以保证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井筒插接时橡胶皮圈从密封位置滑脱而难以保证密封效果的的缺陷,提供一种橡胶皮圈及井筒连接结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橡胶皮圈,具有一个圆筒主体,其特征是:所述圆筒主体的一端具有向内的折边。
井筒连接结构,是在两个插接在一起的井筒之间置有橡胶皮圈,所述的橡胶皮圈具有一个圆筒主体,该圆筒主体位于所述两个插接在一起的井筒的侧壁之间,其特征是:所述圆筒主体的一端具有向内的折边,该折边抵触在位于内侧的井筒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橡胶皮圈圆筒主体的一端设置向内的折边,连接时令该折边抵触在位于内侧的井筒的端面上,在插接时即使受到阻力,也会因折边抵触在内侧井筒端面上而不会从井筒上滑动,在两个井筒插接到位后,橡胶皮圈位于密封位置,保证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外侧的井筒,2-内侧的井筒,3-橡胶皮圈,4-圆筒主体,5-折边,6-密封唇,7-台阶,8-检查井座,D-折边的宽度,T-折边所抵触井筒的壁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橡胶皮圈及利用该橡胶皮圈的井筒连接结构,其中:
橡胶皮圈3具有一个圆筒主体4,圆筒主体4的一端具有向内的折边5。进一步的,折边5的宽度D不大于该折边所抵触井筒的壁厚T,避免连接在一起时折边突出而减小井筒内径以及钩挂杂物。圆筒主体4的外壁具有密封唇6,保证连接在一起时密封唇能够紧贴井筒增强密封效果。
利用该橡胶皮圈来进行井筒连接时,将该橡胶皮圈3套在内侧的井筒2的端部,令折边5抵触在内侧的井筒2的端面上,之后将该端插入外侧的井筒1内即可令该圆筒主体4位于两个插接在一起的井筒的侧壁之间。在外侧的井筒1的内壁上可设置台阶7,将折边5挤压在台阶7上可以对内侧的井筒2进行定位,还可以对橡胶皮圈3予以固定。
在图1中,所述的位于外侧的井筒1为检查井座8上的竖直井筒,在实际实施时,该外侧的井筒还可以是独立的如同图1中所示位于外内侧的井筒的结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环塑胶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环塑胶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9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