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9352.8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4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梁汉龙;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汉龙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混凝土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公开号是101041250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包括面板和框架,所述框架纵向的两侧中至少一侧下沉形成台阶,面板固定在框架的上台阶面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为台阶状,在蒸养底板接近切割机上的活动平板时,活动平板的边缘插入蒸养底板的台阶中,当蒸养底板紧贴在加气混凝土坯体表面上时,蒸养底板与活动平板之间的推进停止,所以能保证蒸养底板与加气混凝土坯体表面之间无间隙接触,保证坯体在翻转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和塌陷。如果需要加强上述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的透气性,则需要在面板上加工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透气性良好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两纵边梁和两横边梁,两纵边梁和/或两横边梁之间连接有承载梁,所有承载梁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且高出于两纵边梁的上表面,相邻承载梁之间的间隙不大于350mm。
所述承载梁平行于横边梁且固定在两纵边梁之间,两横边梁的上表面不高于两纵边梁的上表面。
所述承载梁的平行于横边梁且固定在两纵边梁之间,两横边梁的上表面高出于两纵边梁的上表面,两横边梁和所有承载梁的两端均设有缺口。
在两横边梁同一端的缺口之间设有通过所有承载梁的同端缺口的挡件。
所述横边梁与相邻的承载梁之间以及两相邻的承载梁之间设有连接条。
所述承载梁平行于纵边梁,承载梁与两横边梁连接。
所述承载梁为斜向设置,处于两对角的承载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在角的纵边梁和横边梁之间,其余的承载梁连接在两纵边梁之间,两横边梁的上表面不高于两纵边梁的上表面。
所述承载梁为斜向设置,处于两对角的承载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在角的纵边梁和横边 梁之间,其余的承载梁连接在两纵边梁之间,两横边梁的上表面高于两纵边梁的上表面,两横边梁的两端设有缺口,承载梁与纵边梁连接的端头上设有缺口。
在两横边梁同一端的缺口之间设有通过承载梁的同端缺口的挡件。
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呈栅栏状或栅格状,具有透气间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2示图;
图5的图4的右视图;
图6是图4的仰视图;
图7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8是图7的I部放大视图;
图9是实施例3示图;
图10是实施例4示图;
图11是实施例5示图;
图12是实施例6示图;
图13是实施例7示图;
图14是实施例8示图。
图15是实施例9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3所示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具有两纵边梁1和两横边梁2,两纵边梁1之间连接有承载梁3,所述承载梁3平行于横边梁2,底板呈栅栏状。所有承载梁3的上表面a处于同一平面上且高出于两纵边梁1的上表面b,底板的截面呈“凸”字状,两纵向侧形成下 沉区域。两横边梁2的上表面d与两纵边梁1的上表面b持平。上述纵边梁1、横边梁2和承载梁3均采用型材钢,其中纵边梁1采用方管或矩形管,纵边梁1要求有一定的宽度L,一般是115mm,横边梁2和承载梁3采用槽钢。相邻承载梁3之间的间隙h不大于350mm,间隙h的设置是为了透气,所以没有严格的要求,只需要保证加气混凝土坯不会从间隙中掉下,一般间隙h为50mm。两纵边梁1的两侧各设有2个吊耳6,在两纵边梁1的顶面上对应两吊耳6处设有两定位孔1-1,在两纵边梁1的侧面上各设有两定位孔1-2。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汉龙,未经梁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9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