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真跑步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50759.7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0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冠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旗移动通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2/02 | 分类号: | A63B2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 跑步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跑步机,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仿真训练场景的仿真跑步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跑步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一个多功能跑步机包括跑步机、划船器、卧式健身车、放送机等器材的功能。然而,健身者在健身时除了单调的重复健身运动外,得不到任何娱乐。因此,目前又出现了可以播放多媒体的跑步机,然而这些多媒体内容在多次使用后依然比较枯燥和乏味。
针对以上缺陷,申请号为200510031512.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互动功能的跑步机,该跑步机在现有跑步机的基础上主要增设了传感器、电脑主机和显示器,并于跑步机上多处增设不同的传感器,用于感应健身者手和脚的运动,并将感应得到的信号发送至电脑主机,通过电脑处理后,在电脑上进行一些交互式电脑游戏。
然而,以上技术的缺陷是在跑步机上安装多个不同的传感器时需要多条线路将其与电脑主机连接,影响了跑步机的整体美感,为了防止将线路损坏,健身者在跑步时的动作也受到一定限制,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外,在跑步机上安装多个不同的传感器,增加了跑步机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仿真跑步机系统,该仿真跑步机系统通过一动作信息采集终端与跑步机进行交互,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仿真跑步机系统,其包括动作信息采集终端及跑步机,所述跑步机包括底板、支架、操作台、显示装置及存储单元,所述显示装置固定在操作台上,支架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的动作信息采集终端与跑步机为分离式设置,其包括微控制器单元、动作信息采集模块及信息交互单元,跑步机还包括核心处理单元及与所述的信息交互单元对应进行信息传输的信息收发单元。
所述动作信息采集终端设有唯一的设备识别码,所述存储单元内存储有通过注册的动作信息采集终端的设备识别码及健身者在健身过程中可以选择的虚拟跑步场景数据信息。
所述的存储单元包括注册信息存储单元及模拟场景数据存储单元。
所述跑步机还包括与核心处理单元连接的信息处理模块及输入单元。
所述动作信息采集终端的动作信息采集模块包括位移感应器及加速度感应器。
所述信息交互单元与信息收发单元为数据传输接口,二者通过与线缆连接将动作信息采集终端与跑步机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信息交互单元与信息收发单元分别为蓝牙或者红外,二者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
所述核心处理单元及信息收发单元安装于操作台内部或者显示装置内部。
所述的跑步机进一步包括与核心处理单元连接的网络接口及网络模块。
所述动作信息采集终端为手机,其还包括与微控制器单元连接的无线通讯单元及输入输出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仿真跑步机系统具有下列优点:
用户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跑步机系统,通过动作信息采集终端感应人体跑步的速度及方向,来控制跑步机上显示的虚拟情景中的健身主体的动作及跑步时速、时间等信息,用户可以与虚拟情景中的其他跑步者进行比赛,健身的同时达到娱乐的目的,而且动作信息采集终端与跑步机为分离式设置,使用及携带方便。另外,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跑步机与网络连接,与其他用户同时进行联网跑步,进一步增加跑步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仿真跑步机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仿真跑步机系统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仿真跑步机系统的动作信息采集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仿真跑步机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仿真跑步机系统100的立体图,该仿真跑步机系统100包括动作信息采集终端2及跑步机1,所述动作信息采集终端2用于采集健身者的跑步速度及方向,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跑步机1,跑步机1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对跑步机上所显示的虚拟场景中健身主体的控制,达到健身者与虚拟场景中健身主体交互的目的。所述的动作信息采集终端1设有唯一的设备识别码,跑步机通过该设备识别码来判断动作信息采集终端2,确定动作信息采集终端2是否注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旗移动通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华旗移动通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0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