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药筐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50844.3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刘生杰;施振国;胡静;郭代红;刘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药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药筐,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供摆药和静脉药物配制专用排药与配液的排药筐,方便各种药品调剂、单组次排药与配液、大输液与小针剂的摆放,整包装与零散药的分发、配液成品的安全排药筐。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静脉药物通过全方位一体化药房静脉药物配制间配制后才可用于患者治疗中,但之前的准备环节中需要将患者单次用药先按医嘱摆放在排药筐中,排药筐根据患者药疗所需时间,设置为不同批次即不同颜色的排药筐,按照病区排放于药架上待分发或配液。
现有技术中排药筐均为普通长方形或正方形塑料筐,结构单一。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一个重要缺陷,如玻璃瓶装的注射药品,开封后瓶口锋利,易刺破与其摆放在一起的其他药品包装,如输液袋等,造成药品的浪费,还不利于成品核对。因此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必须时刻注意,这样无疑分散了医护人员的注意力。如出现药品泄漏情况,还需要重新配制;混配药业拿在手中不稳固,易扎手,还易造成抽液量不准等情况发生,不仅影响工作质量,更重要的是延误了患者的给药时间,对治疗造成不利影响。
基于上述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一种有效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各种药品调剂、单组次排药与配液、大输液与小针剂的摆放,整包装与零散药的分发、配液成品的安全排药筐。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排药筐,所述排药筐筐体内分有若干空间,所述各空间用以承载不同类型的药品。
所述空间数目和空间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实用新型推荐空间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设有挡板。
所述第一空间用以承装玻璃药瓶,因此空间大小也可以根据常用玻璃药瓶结构大小设计,所述第二空间用以承装塑料袋包装的药品,结构也可以根据药品包装需要设计。
所述筐体前部高度低于后部高度,呈坡型设计。
所述筐体侧壁设有若干通孔,药筐顶部设有外翻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排药筐根据不同药品分别设计不同空间,将输液药品和小针剂分区摆放,有效的提高了操作者在复核时的工作效率及准确度。也确保了成品的安全性,更避免了瓶口刺破输液袋的情况发生。排药筐的坡度设计确保了操作者抽液准确,避免了扎手。本实用新型排药筐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药筐顶部设有外翻边缘,可以用来夹设各病区标示牌,以分辨不同病房或患者药品。本实用新型有助于药房管理、规范化操作及药品保障环节中的安全防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及最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使公众对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有整体和充分的了解,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前述部分已经充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施的保护范围,因此凡依照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进行的任何本领域公知的等同替换,均属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侵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装药品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排药筐,所述排药筐筐体1内分有若干空间,所述空间数目和空间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实施例空间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二者之间设有挡板2。
各空间用以承载不同类型的药品。第一空间11用以承装玻璃药瓶3,因此空间大小也可以根据常用玻璃药瓶结构大小设计,所述第二空间12用以承装塑料袋包装的药品,在本实施例中以输液袋4为例,结构也可以根据药品包装需要设计。
筐体1前部高度低于后部高度,呈坡型设计;筐体1侧壁设有若干通孔13。药筐顶部设有外翻边缘1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注射剂玻璃药瓶3放于第一空间11内,将输液袋4放于第二空间12内,玻璃药瓶开启或不小心破损后不会刺破并影响输液袋4的使用。外翻边缘14可以用于夹设标签,如药品分类标签或病房标签等。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卫生方便,方便药品统一管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08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