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全塑托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51029.9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4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阜东;牟其善;刘海鹰;何燕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申视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B65G39/0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全塑托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机械,具体说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全塑托辊。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电力、码头、煤炭、化工、钢铁及建材等行业,托辊为带式输送机的关键部件之一。一条带式输送机,托辊价值占总价值的三分之一,带式输送机使用中部件损坏主要是托辊,托辊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带式输送机的造价和维护成本。托辊的作用是支撑输送带和物料,托辊运转必须灵活可靠。减少输送带同托辊的摩擦力,对占输送机总成本25%以上的输送带的寿命起着关键作用。
现有技术中,钢托辊因其托辊结构及密封装置的设计不合理存在如下缺点:
1.托辊与输送带摩擦力大,输送带使用寿命短;
2.托辊长期工作过程中受砂尘及水的污染,导致轴承工作阻力加大,卡死,缩短托辊整体寿命;
3.托辊存在耐磨耐腐蚀性差、重量大、成本高、寿命短、易损件无法更换、制造工艺复杂等诸多缺点。
专利申请号为200720089168.x,发明名称是“一种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辊”的实用新型专利,主要由辊体、钢轴及由轴承、轴承座组成;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81568.6,发明名称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全塑托辊”的发明专利,其密封机构主要由内密封圈、外密封圈、钢珠及保护架组成,其内密封圈、外密封圈及保护架的材质均为尼龙。以上两项发明创造虽然提高了托辊的耐磨耐腐蚀能力,但仍然存在防水、防尘性能差,启动力矩、旋转阻力大、易卡死,能耗高、托辊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托辊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全塑托辊”。该托辊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性价比高、耐磨耐腐蚀性能强、重量轻、成本低、摩擦糸数小、易损件可更换的优点,是一种运转灵活可靠、使用寿命长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全塑托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全塑托辊,包括有辊体及设置在辊体内的钢轴,所述辊体是由两结构形状对称一致,通过子口嵌入和紧固件紧固连接成一体来实现的。
在辊体内设置有与辊体同心,贯穿辊体两端直至连接子口的钢轴孔,其钢轴孔的内壁与钢轴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为3mm,间隙内为衬套,由衬套和镀硬铬钢轴组成滑动旋转承载主体,其衬套与钢轴之间的间隙为0.5~2mm。
在钢轴的两端面设置有密封件,在密封件的外端面设置有钢保护套,由密封件及钢保护套组成密封结构。
在辊体与钢轴之间的圆周上均匀开有贯穿辊体两端直至连接子口的花孔。
在辊体的子口连接处设置有凹槽,在凹槽中间设置有套镶在钢轴上的与钢轴止推同心的钢板。
在所述钢轴的两端头轴线位置设置有黄油嘴,在钢保护套的内侧左右对称设置有排水透气孔。
所述辊体材质为分子量超过50万单位的聚乙烯,衬套材质为分子量超过400万单位的聚乙烯,密封件材质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聚氨酯。
所述密封件为从钢轴两端压入的五道密封环片,或者是为从钢轴两端压入的五道螺旋型密封环片,压入时密封环片舌头呈向外倾斜状态,并裹在钢轴上。
在辊体与钢轴之间的圆周上均匀开有贯穿辊体两端直至连接子口的至少六个花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钢托辊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制造工艺简单、性价比高、耐磨耐腐蚀性能强、重量轻、成本低、节能、摩擦糸数小、易损件可更换的优点,是一种运转灵活可靠、使用寿命长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全塑托辊。
2.因辊体采用材质为分子量超过50万单位的聚乙烯,该辊体不但阻燃、抗静电,而且抗冲击、不变形,其摩擦糸数是钢辊体的6.4分之一,辊体具有柔软性,对输送带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3.因辊体采用材质为分子量超过50万单位的聚乙烯,该辊体表面耐磨性是钢的3-4倍,又具有极强的耐腐蚀能力,使托辊的使用寿命可长达几十年之久。
4.本实用新型因设置有材质为分子量超过400万单位的聚乙烯衬套,用衬套替代钢托辊中的轴承和轴承座,重量轻十几倍,其自润滑效果相当于铜瓦加油润滑,该衬套对水和沙土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阻力小,不会出现卡死现象,该衬套具有极强的耐磨耐腐蚀能力。
5.因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衬套使用较长时间变薄后,可更换衬套,托辊可继续使用。
6.因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耐磨性与衬套相匹配的镀硬铬钢轴,二者有机结合既大幅度降低了摩擦阻力,又提高了耐腐蚀能力,同时密封环与钢轴之间的磨损同样降得很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申视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泰州申视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1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