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连铸辊式结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51696.7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9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闫开宇;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曹若材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连铸辊式 结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续铸造设备,特别涉及用连铸方法制造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一种复合连铸辊式结晶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用传统的连铸机设备只能浇铸出单一材质的板坯,它是将高温的普通钢水送入板坯或方坯的普通钢水结晶器中,经冷却后得到单一材质的板坯或方坯;它的结晶器是固定的。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材质的板坯或方坯很难满足现代技术产业化生产对钢铁材料综合性能的需求。因此在机械制造中采用双金属复合材料已迫在眉睫,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是将两种金属材料利用其各自的性能优势,进行分层复合形成为一整体金属材料。双金属复合材料克服两种金属各自的缺点,发挥两种金属的优点。使制造出的零、部件具有特殊的性能以适应特殊的工况。可以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取得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因此研究采用连铸方法制造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结晶器是十分必要的。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普通钢坯连铸机后部增设复合连铸辊式结晶器;它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可连续铸造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复合板坯,实现复合板坯的工业化生产,又使复合板坯比单一材质具有适应特殊工况诸如延长使用寿命和强度性能高的特殊性能,而且具有成本低,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以及使用十分方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复合连铸辊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在普通钢坯连铸机的热铸坯出口处后部装设复合连铸辊式结晶器,所述的复合连铸辊式结晶器由框架、结晶器辊、轴承座、传动装置、旋转接头、浇注槽、冷却板、隔栅喷冷装置和清辊器组成;与结晶器辊的位置和大小相对应,在基础上对称装设框架,两框架上部对称装设由液压驱动可调高度的轴承座,在两轴承座之间装设结晶器辊,结晶器辊的进水轴端穿过轴承座与送入冷却水的旋转接头连接,结晶器辊的另一轴端穿过轴承座与传动装置 相连接;在热铸坯进入结晶器辊侧的端面上连接浇铸槽,在浇铸槽后部底面装设铜制的冷却板,继冷却板后一侧的框架的下部装设隔栅喷冷装置,于结晶器辊后的轴承座上部装设清辊器。
所述的结晶器辊由钢轴、外辊套和连接法兰组成,在钢轴的中段上过盈装配铜制的外辊套,外辊套两端带连接法兰并加工出通水孔,外辊套的两端冷却水与旋转接头的进路和回路连通相接形成冷却水闭合回路。
所述的每个液压驱动可调高度的轴承座由液压缸、支座、滑板和定位销组成;液压缸的伸出杆端与轴承座底部的支座铰接,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框架底梁相铰接;轴承座两侧与框架配合表面装有滑板和定位销。这样一来,就可通过调节两液压缸驱动同步运动的轴承座的高度来调整结晶辊和基材之间的开口度。
所述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箱、万向接轴和中间法兰组成,电机以联轴节连接减速箱,减速箱的输出轴与万向接轴的一端铰接,万向接轴的另一端与中间法兰的一端铰接,中间法兰的另一端与结晶器辊的辊头连接。在浇铸时由电机驱动结晶器辊进行转动。
所述的旋转接头由进水和回水两个单独的管路组成,并随结晶器辊一起转动。旋转接头就可充分提供冷却时的进回路,达到冷却结晶器辊的作用。
所述的浇注槽的横截面为U形,它由不锈钢外壳、耐火材料内壁组成,在横截面成U形的不锈钢外壳内铺装耐火材料板制内壁,在不锈钢外壳的外侧面上设有与两轴承座端面相接的法兰把合孔。所述的隔栅喷冷装置由隔栅和多个喷嘴组成,在轴承座后部的直立面上装设由耐热耐磨铸铁制的隔栅,在隔栅内分布装设可喷射复合板坯冷却用的多个喷嘴。
所述的清辊器是采用韧性大、耐磨性好和耐高温的树脂材料制成的刮板式辊体。用它于清洁浇铸后结晶器辊面的污物和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操作分述于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16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