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熔化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51710.3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7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龙康;王胜刚;孙景斌;刁永利;石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B14/14;F27B14/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熔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化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燃气熔化炉。
背景技术
普通的坩埚熔化炉在熔化有色金属(如铜、铝等合金)时,通常用焦炭加热,使用风机助燃,污染较大、熔化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熔化炉,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污染较大、熔化效率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熔化炉,其特征在于:该燃气熔化炉设有熔化坩埚、燃烧器,熔化坩埚两侧设置燃烧器,燃烧器采用燃气燃烧器。
所述的燃气熔化炉,燃烧器在熔化坩埚的两侧对称设置。
所述的燃气熔化炉,燃烧器在熔化坩埚的两侧交错设置。
所述的燃气熔化炉,燃烧器连有送风装置和送燃气装置,送风装置上设有风量调节阀,用变频调速控制调节风机风速,风量调节阀通过电源线与控制台连接。
所述的燃气熔化炉,送燃气装置通过燃气管路连接控制台,在所述燃气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燃气式燃烧器实现对坩埚的加热,进而熔化有色金属,实现燃气熔化炉的高效、节能、环保以及充分燃烧,熔化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燃烧器在熔化坩埚的两侧对称设置或者在熔化坩埚的两侧交错设置,保持燃气熔化炉的温度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熔化坩埚;2电磁阀;3风量调节阀;4送风装置;5控制台;6燃气管路;7电源线;8燃烧器;9上炉体;10旋风板;11燃气出口端;12辅助送风腔;13下炉体;14送燃气装置;15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燃气熔化炉主要包括熔化坩埚1、电磁阀2、风量调节阀3、送风装置4、控制台5、燃气管路6、电源线7、燃烧器8、送燃气装置14等,具体结构如下:
熔化坩埚1两侧设置燃烧器8,燃烧器8连有送风装置4和送燃气装置14,送风装置4上设有风量调节阀3,用变频调速控制调节风机风速,风量调节阀3通过电源线7与控制台5连接,可以控制进风量。送燃气装置14通过燃气管路6连接控制台5,在所述燃气管路6上设有电磁阀2,可以控制燃气量。
本实用新型中,燃烧器8可以在熔化坩埚1的两侧对称设置;另外,燃烧器8也可以在熔化坩埚1的两侧交错设置。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采用燃气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主要包括风量调节阀3、送风装置4、上炉体9、旋风板10、燃气出口端11、辅助送风腔12、下炉体13、送燃气装置14、风门15等,具体结构如下:
下炉体13与上炉体9的下端口相连,燃气出口端11设置于下炉体13中,在燃气出口端11外侧与下炉体13之间设有与上炉体9相通的通道,在所述通道上安装旋风板10,在下炉体13的侧壁开有与上炉体9相通的辅助送风腔12。
燃气出口端11通过送气管道连接送燃气装置14,下炉体13底部与送风装置4连通,送风装置4上装有风门15,风门15与风量调节阀3连接。
燃气出口端11为凹球形结构(即:燃气出口端11为两个凹形球面构成),在所述凹球形结构的上表面开有通气孔。
工作时,燃气(如:煤气或天然气)通过送燃气装置14经送气管道至燃气出口端11;同时,驱动风量调节阀3,控制风门15的开启大小与关闭控制供风量,从而送风装置4根据需要供风。风(空气)通过送风装置4进入下炉体13,再沿燃气出口端11的凹球形结构外侧、经旋风板10进入上炉体9。同时,风(空气)也通过辅助送风腔12进入上炉体9,辅助送风腔12的空气是用来补充燃气和空气混合燃烧时的空气不足。
本实用新型利用凹形球面的压差结构,使火焰于燃气出口端的上表面凹形球面的球心处旋转上升。由于凹形球面的球心为零压点,通过旋风板内空气的旋转与来自辅助送风腔的空气形成的压力共同作用下,使燃气在凹形球面内形成涡流旋转气流,燃烧生成的火焰呈旋风状喷出。由于燃气的燃烧路径增多和燃烧时间增加,因此在上炉体内得以更充分的燃烧,实现高效、节能、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1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篦机上篦床支撑、传动系统
- 下一篇:回转窑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