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造石板材壁面专用的接固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52330.1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4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崇兴 |
主分类号: | E04F13/21 | 分类号: | E04F13/21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造 石板材 专用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造石板材壁面专用的接固构件,其使用于建造石板材壁面时,具有施工简易、快速及缩短工期等效益,进而有利于降低整体施工成本及具备市场竞争力。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建筑物室内混凝土墙壁(俗称RC墙壁)的表面,均采用石板材壁面来做为美化装饰,其优点在于石板材的纹路具有天然的多样性变化,且表面光滑不易沾附尘埃而便于清洁维护,故能成为建筑物室内壁面美化及修饰工程上的首选;至于如何将裁切后的每片石板材叠接建造成一大片的室内石板材壁面,则需借助使用各种金属固定件,才可达成各片石板材之间的相互连结,并使其能牢固地被固定在混凝土墙壁上,目前常用各种习知石板材的金属固定件已分别揭露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240044号及235652号所示,其各自的结构及施工的使用方式分述如下:
一、如图1及图2所示,公告第240044号是由一L型固定板10及一支撑板架20所组成,其中,L型固定板10的垂直板面11与水平板面12上分别冲压穿设有一椭圆形孔13及14,而支撑板架20的水平板面21上也冲压穿设有一椭圆形孔22,且于该水平板面21的末端再分别朝上及朝下,各冲压弯折出有一上垂直插片23及一下垂直插片24。
再如图1至图4所示,施工前必须先完成两项预备的工序,其一,对每一裁切后的同面积方形石板材100进行凹槽切削加工,利用成型刀具在石板材100的顶缘面101及底缘面102上,分别向内切削出有两个相对应的上凹槽103及下凹槽104(如图3及图4所示);其二,将固定螺丝S分别穿过L型固定板10中水平板面12上的椭圆形孔14,以及支撑板架20中水平板面21上的椭圆形孔22后,再用螺帽N螺合于固定螺丝S,使L型固定板10与支撑板架20相互螺固成一体(如图1及图2所示)。
至于其建造石板材壁面的方式,则是经由各石板材100一片接一片从地面往上叠接来达成,当在上面位置石板材100的底缘面102要叠置在下面位置石板材100的顶缘面101上时,需先将两支撑板架20的下垂直插片24分别嵌入石板材100顶缘面101的两上凹槽103内(如图3所示),接着,再以膨胀螺丝B通过L型固定板10中垂直板面11上的椭圆形孔13,并穿入混凝土墙壁W后,使L型固定板10及支撑板架20一起被固定在混凝土墙壁W上(如图2所示),且同步地使在下面位置的石板材100也完成固定(如图2及图4所示),最后,将在上面位置石板材100中底缘面102的两下凹槽104对准该两支撑板架20的上垂直插片23,并使该上垂直插片23插入两下凹槽104内后(如图4所示),即告完成上下两片石板材100相互之间的叠置连结,再依前述方式重复进行施工,最终便能在混凝土墙壁W之表面处建造一室内的石板材壁面。
二、另如图5及图6所示,公告第235652号是由一L型固定板30及一定位板40所组成,其中,L型固定板30的垂直板面31与水平板面32上分别冲压穿设有一长圆孔33及34,而定位板40的水平抵板41上也冲压穿设有一长圆孔42,并在平行于该长圆孔42的水平抵板41之其中一末端边上,分别朝上及朝下各凸设有一弧形的上抵片43及一下抵片44,该上抵片43及下抵片44是同时与水平抵板41呈相互垂直,并由金属材质用铸造方式一体成型制成。
又如图5至图8所示,其施工前仍得先完成两项预备的工序,其一,对每一裁切后的同面积长方形石板材200进行凹槽切削加工,使用成型刀具在长方形石板材200的顶缘面201的两侧角位置处各切削出一上弧形凹槽203,以及底缘面202的中央位置处切削出一下弧形凹槽204(如图7及图8所示);其二,将固定螺丝S分别穿过L型固定板30中水平板面32上的长圆孔34,以及定位板40中水平抵板41上的长圆孔42,再用螺帽N及垫圈P螺合于固定螺丝S,使L型固定板30与定位板40相互螺固成一体(如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崇兴,未经林崇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2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