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底车斗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52621.0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6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来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来宁 |
主分类号: | B61D11/02 | 分类号: | B61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山东省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车车斗,特别是一种矿车双底车斗。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在非煤矿山的矿车车斗,都是附加内底的双底结构车斗,当倒斗卸车时,潮湿细未状矿渣粘附在车斗底部很难倒出,粘积过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为了处理这些粘附力很强的矿渣,往往是用重锺猛砸斗底外部,由于是双底结构的车斗,猛砸斗底外部对车斗内底的共振受限,振动排渣效果不好,重锺猛砸至使车斗底部凹陷变形,严重的导致车斗提前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不仅能保持车斗形状完好,而且能提高车斗排空率的双底车斗振动排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底车斗,由车斗、车斗内底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斗底部有预留穿孔,传振棒穿过预留穿孔固定连接在车斗内底的底部,车斗底部预留穿孔稍大于传振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车斗底部有预留穿孔,传振棒穿过预留穿孔固定连接在车斗内底的底部,车斗底部预留穿孔稍大于传振棒的结构形式,因而,用手锺敲击传振棒,传振棒将振动力直接作用于车斗内底振动排渣,因而,能防止车斗变形,提高车斗使用率,增加车斗排空率,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1、车斗 2、车斗内底 3、传振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车斗1、车斗内底2采用现有的结构形式和形状,只是车斗1底部加工预留穿孔,传振棒3穿过车斗1底部的预留穿孔,并焊接在车斗内底2的底部,车斗1底部预留的穿孔稍大于传振棒3,使传振棒3能无接触从中穿出外露,车斗1的预留穿孔与传振棒3的形状、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
使用时,倒斗卸车后保持卸车状态,人工手锺敲击传振棒3,每个传振棒3都要敲击,扩大振动范围,提高振动排渣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来宁,未经赵来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2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车组转向架用弹性套组成
- 下一篇:低压水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