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板管道防漏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52725.1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银山;樊仁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寿光市黄河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10 | 分类号: | F16L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6 山东省寿光市稻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管道 防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防漏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我国楼宇建筑中,水暖等循环管道贯穿各楼层,由于贯穿点封堵不善一旦管道发生漏水,损失有可能在各楼层之间蔓延。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多采用预埋的方式将一段PVC管路贯穿固定在楼板中,水、暖等管件穿入其中,再用水泥封堵管件和PVC管之间的缝隙。经长时间使用后,水泥干裂出逢,无法起到密封的效果。因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无需预埋,安装使用方便且密封效果好的管道防漏环,十分适合用于现有建筑各楼层的管道与楼板之间的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楼板管道防漏环,可方便密封管道和楼板之间空隙。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楼板管道防漏环,包括防漏环,其特征在于防漏环呈圆管状,防漏环为分体式结构或活动连接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楼板管道防漏环,其特征在于分体式结构的防漏环,各分体之间通过结合装置组合在一起。活动连接式结构的防漏环上设置至少一个活动连接装置和一个结合装置。活动连接装置为铰接机构或弹性连接带。结合装置为搭扣或粘结线。防漏环两端口径不等大。在防漏环的小口径端面上设置密封圈,密封圈在结合装置处设置断点。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将防漏环设计为分体式或活动连接式结构,无需预埋,使用时只需将防漏环打开,小口径端面朝上,套装在管道上,密封圈卡紧管道,大口径端通过玻璃胶粘结在地面上。由此,即便一层楼的管道发生泄露,水势也不会在各层之间蔓延,减小了损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造价低,适宜工业化量产和市场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活动连接装置,2.防漏环,3.密封圈,4.结合装置,5.玻璃胶,6.楼板,7.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楼板管道防漏环,防漏环2呈圆管状活动连接式结构。活动连接式的防漏环2上设置活动连接装置1和结合装置4。活动连接装置1为铰接机构或弹性连接带。结合装置4为搭扣或粘结线。防漏环2两端口径不等大。在防漏环2的小口径端面上设置密封圈3,密封圈3在结合装置处设置断点,方便防漏环2打开时密封圈3能够由断点处开合套在管道上。使用时无需预埋,只需将防漏环2由结合装置4处打开,小口径端面朝上,套装在管道7上,密封圈3卡紧管道7,大口径端通过玻璃胶5粘结在楼板6的地面上。由此,即便一个楼层的管道发生泄露,水势也不会在各层之间蔓延,减小了损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造价低,适宜工业化量产和市场推广使用。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设计为分体式结构,防漏环2有两个弧段的分体组成,各分体之间通过结合装置4组合在一起。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寿光市黄河木业有限公司,未经寿光市黄河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27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方便的塑料外壳交流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