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53356.8 | 申请日: | 200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6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孙云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云南 |
主分类号: | F16B7/00 | 分类号: | F16B7/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连接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连接装置,用于工件连接。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领域均存在工件连接的需求,传统的工件连接采用螺丝螺母或螺杆加内螺纹旋接等方式来实现,但螺丝螺母的方式需要使用扳手等工具来进行操作,并且这些方式由于都需要使用螺纹孔来进行连接,当螺纹孔污染不洁或损坏时容易使得连接或脱离的操作工作受到影响。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连接性能可靠的简易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简易连接装置,包含有第一凸轮杆、第二凸轮杆和锁紧套,所述第一凸轮杆纵剖面为偏心外凸轮状,且第一凸轮杆的连接面设有一半圆状凸台I;所述第二凸轮杆纵剖面同样为偏心外凸轮状,所述第二凸轮杆的连接面同样设有另一半圆状凸台II,且所述第一凸轮杆与第二凸轮杆通过半圆状凸台I与半圆状凸台II叠加后成为一个偏心外凸轮杆整体;所述锁紧套内壁为偏心内凸轮状,所述锁紧套套置于第一凸轮杆与第二凸轮杆的叠加处。
本实用新型简易连接装置,所述第一凸轮杆和第二凸轮杆中心开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简易连接装置,所述第一凸轮杆和第二凸轮杆的叠加处设有一销钉,且第一凸轮杆和第二凸轮杆通过该销钉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偏心内凸轮和两个带有半圆状凸台的偏心外凸轮的配合来实现连接功能,相比于螺丝螺母连接结构,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即可轻松实现连接,操作简单方便;
(2)传统的连接方式多使用到螺纹结构,但由于螺纹易被污染受损导致连接困难,影响可操作性,本实用新型简易连接方式采用了偏心内凸轮和两个带有半圆状凸台的偏心外凸轮配合的方式来实现连接,避免了螺纹的缺陷,使得连接可靠性更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未锁定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定示意图。
图中:
第一凸轮杆1、半圆状凸台I11;
第二凸轮杆2、半圆状凸台II21;
锁紧套3。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连接装置,包含有第一凸轮杆1、第二凸轮杆2和锁紧套3,所述第一凸轮杆1纵剖面为偏心外凸轮状,且第一凸轮杆1的连接面设有一半圆状凸台I11;所述第二凸轮杆2纵剖面同样为偏心外凸轮状,所述第二凸轮杆2的连接面同样设有另一半圆状凸台II21,且所述第一凸轮杆1与第二凸轮杆2通过半圆状凸台I11与半圆状凸台II21叠加后成为一个偏心外凸轮杆整体;所述锁紧套3内壁为偏心内凸轮状,所述锁紧套3套置于第一凸轮杆1与第二凸轮杆2的叠加处。
参见图3~5,使用时,将锁紧套3套置于第一凸轮杆1与第二凸轮杆2的叠加处,握住锁紧套3和第二凸轮杆2做反向旋转,使得锁紧套3的偏心内凸轮与第二凸轮杆2的偏心外凸轮从有一定间隙直到紧贴锁定,达到锁紧效果,且在锁紧过程中,将第一凸轮杆1的半圆状凸台I11和第二凸轮杆2的半圆状凸台II21紧密压合在一起,达到连接的效果;需要解除锁紧时,只需握住第一凸轮杆1或第二凸轮杆2相对于锁紧套3相对旋转至初始状态,将锁紧套3滑动过叠加处即可很方便的将第一凸轮杆1和第二凸轮杆2进行脱离。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杆1和第二凸轮杆2中心开有通孔。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和二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杆1和第二凸轮杆2的叠加处设有一销钉,且第一凸轮杆1和第二凸轮杆2通过该销钉相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云南,未经孙云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33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