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燃性废弃物热分解处理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废弃物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000176.4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锺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锺镐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顺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燃性 废弃物 分解 处理 系统 使用 方法 | ||
1.一种可燃性废弃物热分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焚化炉,包括:热分解室,具有多个贯通热分解室中空内部的加 热管,通过上述加热管的热量间接加热投入到内部的可燃性废弃物, 以进行热分解碳化,所述热分解室内部设置有真空表;燃烧室,分离 划分地位于上述热分解室下部,将加热的高温空气送往上述加热管以 提供用于热分解废弃物的热量;冷却水室,与上述热分解室相间隔地 将其包覆密封,流入并循环冷却水;
水蒸气发生器,通过水蒸气供给管与上述热分解室连通,通过水 蒸气供给管强行注入过热水蒸气;
冷却装置,通过冷却水流入管和冷却水流出管与上述冷却水室连 通,通过冷却水流入管和冷却水流出管提供冷却水使其循环;
净化装置,通过气体流出管与上述热分解室连通,通过气体流出 管去除包含在排出的稀薄气体及可燃性气体中的有害物质;
可燃性气体存储槽,通过气体输送管与上述净化装置连通,以存 储净化的上述可燃性气体,并将其一部分通过气体循环管投入到上述 燃烧室中;
冷却塔,与上述加热管连接,并与收集通过上述加热管的高温空 气的废热回收管连通,以将上述高温空气冷却处理后排出到大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性废弃物热分解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上述焚化炉的热分解室由内筒体构成,该内筒体的上部一侧形 成有具有用于投入废弃物的可开闭罩盖的废弃物投入口,该内筒体下 部一侧形成有具有用于去除热分解碳化废弃物的可开闭罩盖的灰粉 去除口,该内筒体具有密闭的内部空间和由多个加热管上下贯通的上 板和底板,
所述内筒体在一侧形成有与所述气体流出管连接的气体流出口 和与所述水蒸气供给管连接的水蒸气供给口,在上述内筒体一侧形成 有安全阀、温度传感器、压力表及所述真空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燃性废弃物热分解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上述压力表和真空表与形成在上述内筒体上部上板上的压力/ 真空表连接口连接,分别与控制阀一同形成在向外部延长的表连接管 的两个分管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燃性废弃物热分解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上述加热管是弯曲的管形状,由插入到上述热分解室下部底板 而与上述燃烧室连通的下部管,连接在上述下部管上部形成弯曲形状 的多个连接管,一端与上述连接管上部连接、另一端与上述废热回收 管连接、贯通上述热分解室上板的同时在上端形成有调节风门 (damper)的上部管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性废弃物热分解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焚化炉的燃烧室由具有内部空间的本体构成,该内部空间 与上述加热管连通,其内周面由耐火材料所包覆,
在上述本体一侧形成有与上述气体循环管连接的气体循环口和 用于设置加热头的加热头位置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燃性废弃物热分解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燃烧室的本体还包括与外部连通的空气注入口,上述空气 注入口与持续注入外部空气的空气注入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性废弃物热分解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焚化炉的冷却水室,由与上述热分解室的外侧面相间隔而 在其间具有密闭内部空间的外筒体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性废弃物热分解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焚化炉还包括:
支撑架,位于上述燃烧室下部,用于支撑上述燃烧室,使之与地 面相间隔;
爬梯,设在上述燃烧室外侧,长度比上述燃烧室长度长,上部具 有安全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锺镐,未经李锺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0001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增溶的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机动车辆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