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显示器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80000362.8 | 申请日: | 200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1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显;住田圭介;藤谷守男;日下健一;白波濑英幸;水野孝志郎;青砥宏治;堀河敬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11/02 | 分类号: | H01J1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显示器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显示设备等的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双向信息终端越来越期待大画面的壁挂电视,作为其显示设备有液晶显示面板、场致发射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等很多种。在这些显示设备中,基于等离子显示器面板(以下称为PDP)为自发光型、能够进行美丽的图像显示且容易大画面化等理由,而作为视觉性良好的薄型显示设备被广泛关注,并朝着高精细化以及大画面化进行开发。
PDP对置配置形成有显示电极、电介质层、基于MgO的保护层等构成物的前面板和形成有电极、隔壁、绝缘体层、荧光体层等构成物的背面板,以使内部中形成R、G、B各自的微小放电单元(以下,简称为单元),并且利用密封部件来密封周围。然后,在该单元中例如以66500Pa(约500Torr)左右的压力来封入由氖(Ne)以及氙(Xe)等混合而成的放电气体。
本来,PDP为自发光型所以各单元具有非常高的视角,但伴随着高精细化、大画面化而需要在整个区域内均匀的面板特性,因此对材料性质、构造形成工艺实施了各种对策。例如,发现了定义放电空间和荧光体形状,对相同位置采用两次涂敷工艺来实现其构造的方法,公开了针对视角变化来获得来自荧光体的均匀发光的方法等。
此外,作为与本申请发明有关的在先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但是,随着近年来对环境问题关心的高涨,而开发了在构成成分中实质上不含有铅的技术。关于PDP背面板的绝缘体层,目前为止采用了在构成成分中含有铅的材料,但近年来确立了以实质上不含有铅的材料进行代替的技术。
但在采用了不含有铅的绝缘体层的情况下显然有以下这样的课题:伴随着PDP的累积点亮时间放电所需的电压渐渐提高,最终成为在电路所设定的电压下无法点亮的状态。因为这种现象决定了PDP的寿命,所以为了延长PDP的寿命,解决这个课题极为重要。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080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0407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PDP对置配置有在前面玻璃基板上配置了多个显示电极的前面板、和以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式在背面玻璃基板上配置寻址电极并在寻址电极上配置了绝缘体层的背面板,以形成放电空间,其中,绝缘体层不含有铅,绝缘体层的厚度中从背面玻璃基板到50%的空隙率的平均值为5%~15%的范围。
另外,本发明的PDP对置配置有在前面玻璃基板上配置了多个显示电极的前面板、和以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式在背面玻璃基板上配置寻址电极并在寻址电极上配置了绝缘体层的背面板,以形成放电空间,其中,绝缘体层不含有铅,绝缘体层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5μm~0.75μm的范围。
另外,本发明的PDP对置配置有在前面玻璃基板上配置了多个显示电极的前面板、和以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式在背面玻璃基板上配置寻址电极并在寻址电极上配置了绝缘体层的背面板,以形成放电空间,其中,绝缘体层不含有铅,绝缘体层表面对波长550nm的反射率为50%~67%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具有不含有铅的绝缘体层的PDP也能够实现长时间放电稳定且长寿命的PDP。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PDP概括结构的剖视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PDP背面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点亮部扩展量相对于该PDP空隙率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涂敷裕度量相对于该PDP空隙率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点亮部扩展量相对于该PDP的Ra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涂敷裕度量相对于该PDP的Ra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该PDP的反射率与点亮部扩展量的关系的图。
符号说明
10PDP
20前面板
21前面玻璃基板
22扫描电极
23维持电极
24显示电极
25黑色条纹
26电介质层
27保护层
30背面板
31背面玻璃基板
32寻址电极
33绝缘体层
34隔壁
34a纵隔壁
34b横隔壁
35荧光体层
35R红色荧光体层
35G绿色荧光体层
35B蓝色荧光体层
40放电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采用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PDP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000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