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烟除去装置的堆积量的推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000491.7 | 申请日: | 200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8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井手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3/02 | 分类号: | F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烟 除去 装置 堆积 推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定DPF的堆积量的DPF堆积量推定装置,其用于柴油 发动机的DPF(黑烟除去装置)的再生装置中,在与排气口连接的排气通道 内,具备除去废气中的PM(微粒物(微小固形物)的DPF(黑烟除去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设置有除去柴油发动机的废气中的微粒物(微小固形物,以下称为 “PM”)的DPF(黑烟除去装置)的柴油发动机中,上述DPF具有金属类型 和陶瓷类型这两种类型。虽然金属类型容易使用,但是PM的收集率低,只 有50~60%。另一方面,虽然陶瓷类型的收集率高达90%以上,但是在DPF 中PM易堆积且需要强制性地使已堆积的PM燃烧。
考虑到今后因为PM的限制值更加严格,所以收集率良好的陶瓷类型成 为主流,在实施DPF的再生时,必须根据发动机的运转历程及DPF的状态准 确地推定PM的堆积量。
图6是典型的DPF装置的纵剖面图,图6中,附图标记13为与发动机 (省略图示)的排气口连通的排气管,50为与该排气管13连接的DPF装置。 该DPF装置50设置有收纳于DPF主体2内的DPF1和设置于该DPF1上游 侧的前段氧化催化剂3。
来自发动机的废气从排气管13经过入口室4进入前段氧化催化剂3,被 该前段氧化催化剂3氧化,利用此时产生的氧化热使DPF1上升到600~ 650℃,使堆积于该DPF1的PM燃烧,燃烧气体从出口室5排出到外部。
图6中,P1为DPF1的入口压力,T1为DPF1的入口温度,P2为DPF1 的出口压力,T2为DPF1的出口温度。
图7是表示以往使用的DPF的再生控制装置的PM堆积量的推定框图。
图中,根据发动机的发动机转速、作为目标的燃料喷射量、节气阀的开 度、以及在该发动机为EGR(废气再循环)式发动机的情况下控制EGR量的 EGR阀的开度,将作为模型值示意性(模式的)算出的发动机侧的PM排出 量的值,按推定映射的形式设定为PM排出量模型11。
另外,根据上述DPF1的入口温度T1的实测值T1及DPF1的出口温度 T2,将作为模型值示意性算出的上述DPF1的PM再生量的值,按推定映射 的形式设定为PM再生量模型12。
接着,从上述PM排出量模型11减去PM再生量模型12,求得PM堆积 量推定逻辑14a。
另一方面,根据发动机的发动机转速、作为目标的燃料喷射量、节气阀 的开度、以及在发动机为EGR式发动机的情况下上述EGR阀的开度,将作 为模型值示意性算出的废气流量的值,按推定映射的形式设定为废气流量模 型13。
另外,作为上述DPF1的压力差的检测值,以DPF1的出口压力P2和上 述DPF1的入口压力P1的压力差为DPF差压进行计算。
而且,通过上述废气流量模型13和上述DPF差压,将作为模型值示意 性算出的DPF差压,按推定映射的形式作为DPF差压模型15而设定。
通过以上设定,在PM堆积量推定仪器17a中,利用推定而得到的PM堆 积量推定逻辑14a和DPF差压模型15,求得PM的总量即PM堆积推定量。
另外,根据发动机的发动机转速、作为目标的燃料喷射量及时间计算的 燃料喷射量的累计值,由燃料消耗量积分器16进行累计,并存储在上述PM 堆积量推定仪器17a。
如上所述,在这种现有技术中,设定的PM堆积量推定逻辑14a、DPF 差压模型15及燃料消耗量积分器16这三个推定要素,在超过作为基准的堆 积量上限值时作为PM堆积量的界限。
另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7722号公报)中,基于DPF前后 压力差,推定第一PM堆积量PM1,对PM的排出量进行累计来计算第二PM 堆积量PM2,最终,作为需要进行推定的PM堆积量而采用上述PM1、PM2 中较大的一个。
在图7所示的DPF堆积量推定装置中,如上所述,设定的PM堆积量推 定逻辑14a、DPF差压模型15及燃料消耗量积分器16这三个推定要素单独构 成,在它们超过作为基准的堆积量上限值时作为PM堆积量的界限。
因此,在实际的PM排出量超过上述推定要素的情况下,上述PM堆积 量推定逻辑14a输出的PM推定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较大地偏离实际堆积量, 特别是在实际堆积量为PM推定量以上的情况下存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000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