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80000498.9 | 申请日: | 2009-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8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西垣高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NO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J15/32 | 分类号: | F16J1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王锦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旋转体外周的密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大气侧具有灰尘过滤器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用作货物汽车等的发动机密封件的密封装置中,使用具有灰尘过滤器的密封装置(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900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8-375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5-14739号公报
[0004]图5是沿着穿过轴心的平面截取的这种现有密封装置使用状态的半截面图。图5中示出的密封装置100包括安装于外壳200的密封件本体110、以及安装于插通外壳200内周的旋转轴300的金属制抛油环120,密封件本体110包括:金属制安装环111,压入嵌合于外壳200的内周面;密封唇112,由橡胶材料或者具有橡胶状弹性的材料一体成形于该安装环111,并且可滑动地密接于抛油环120的凸缘121;灰尘过滤器113,由合成树脂纤维的无纺布(织物)制成,设置在该密封唇112的大气A侧,在内径部向大气A侧弯曲的状态下可滑动地密接于抛油环120的套筒122的外周面。
[0005]密封唇112通过其前端与抛油环120的凸缘121密接,防止机内B侧的密封对象油向大气A侧泄漏,由于抛油环120具有通过离心力将与凸缘121接触的流体向外周侧甩开的作用,因此对于将要向内周侧经过与密封唇112之间的滑动部S的密封对象油,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机能。并且,灰尘过滤器113能够防止灰尘从大气A侧向由于上述甩开作用而成为低压的密封唇112的内周空间C侵入。
[0006]因此,近年来,从控制汽车耗油量的观点来看,要求在这种密封装置100中进一步减小滑动扭矩。并且,在这种密封装置100中产生的滑动扭矩中,1/3至1/2程度的滑动扭矩是由于灰尘过滤器113与抛油环120的套筒122的滑动而产生的,因此为了减小滑动扭矩,考虑到废除灰尘过滤器113的构造或者通过将灰尘过滤器113制成薄壁状来减小对于上述套筒122的紧迫力。
[0007]但是,在将灰尘过滤器113废除或者制成薄壁状的情况下,大气A侧的灰尘侵入由于凸缘121的甩开作用而成为低压的密封唇112的内周空间C,向密封唇112与抛油环120的凸缘121之间的滑动部S渗入,这会导致密封唇112的耐久性降低。此外,由于抛油环120的凸缘121的甩开作用,该灰尘可能会从密封唇112的内周空间C向机内B侧侵入。
[0008]并且,如图5所示的密封装置100,在未安装于外壳200以及旋转轴300的状态下,由于在套筒122的凸缘121相对侧的端部形成的突条123能够与灰尘过滤器113的内径部卡合,因此能够在防松脱的状态下将抛油环120临时组合于密封件本体110,但是当将灰尘过滤器113废除或者制成薄壁状时,存在不能进行这样的临时组合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灰尘过滤器的密封装置,其能够在利用灰尘过滤器确保灰尘密封性的状态下,减小灰尘过滤器产生的滑动扭矩。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1方面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唇,安装于非旋转的外壳,同时可滑动地密接于旋转侧部件;以及灰尘过滤器,位于所述密封唇的大气侧,所述灰尘过滤器的内径部可滑动地密接于所述旋转侧部件的外周面;其中,在所述灰尘过滤器的内径部上,多个切口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间隔形成,所述切口的最深部的缘部相对于所述旋转侧部件的外周面具有适当的过盈量。
[0011]根据上述构成,在灰尘过滤器的内径部上,多个切口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间隔形成,因此灰尘过滤器相对于旋转侧部件的外周面的紧迫力减小,并且通过切口,灰尘过滤器相对于旋转侧部件的外周面的滑动面积也减小,因此滑动扭矩减小。并且,切口的最深部的缘部相对于旋转侧部件的外周面具有适当过盈量,因此通过切口,在与旋转侧部件的外周面之间不会产生间隙,并且由于没有将灰尘过滤器制成薄壁状,因此确保了所要求的灰尘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OK株式会社,未经NO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0004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