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器连接结构、燃烧器尾筒、燃烧器尾筒的设计方法和燃气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0201.6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4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聪介;泷口智志;本山宜彦;木下泰希;松村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R3/42 | 分类号: | F23R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连接 结构 器尾筒 设计 方法 燃气轮机 | ||
1.一种燃烧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对燃烧器的尾筒入口的截面 积Din把尾筒出口的截面积Dout设定在0.79≤Dout/Din≤0.9的范围,且 在连接所述尾筒出口的涡轮的第一级涡轮静叶片中,成为所述静叶片径向 内侧壁的内侧套筒的上游侧端和所述尾筒出口的径向内侧端被配置为在转 子的轴向相接,并且成为所述静叶片的径向外侧壁的外侧套筒的上游侧端 和所述尾筒出口的径向外侧端被配置为在转子的轴向相接,在所述内侧套 筒与所述外侧套筒之间的上游端侧的径向尺寸与所述尾筒出口的径向尺寸 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把所述内侧套 筒与转子的轴心平行配置,把所述外侧套筒相对所述转子的轴心倾斜配置。
3.一种燃烧器尾筒,其设置在燃烧器上,把所述燃烧器的燃烧气体向 涡轮引导,所述燃烧器的中心线相对于燃气轮机转子的轴心具有角度地配 置,其特征在于,
从燃烧气体流入的尾筒入口到把燃烧气体送出的尾筒出口截面积单调 地减少,
相对所述尾筒入口的截面积Din而把所述尾筒出口的截面积Dout设定 在0.79≤Dout/Din≤0.9的范围。
4.一种燃烧器尾筒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燃气轮机转 子的轴心来设定燃烧器中心线角度的工序、
接着,设定从燃烧气体流入的尾筒入口到把燃烧气体送出的尾筒出口 的收缩比的工序、
接着,以维持所述尾筒入口截面积的形态把与所述中心线平行的直线 从所述尾筒入口的径向内侧端向下游侧延伸,而且把与所述轴心平行的直 线从所述尾筒出口的径向内侧端向上游侧延伸,通过把所述各直线用圆弧 连结而形成径向内侧外形线的工序、
接着,通过从维持着所述尾筒入口截面积的筒状的下游侧的径向外侧 端到所述尾筒出口的径向外侧端进行圆滑地连结而形成径向外侧外形线的 工序、
接着,从筒状的下游侧到所述尾筒出口而按照所述径向内侧外形线和 所述径向外侧外形线来使截面积单调减少的工序。
5.一种燃气轮机,在燃烧器向被压缩机压缩的压缩空气供给燃料而使 燃烧的燃烧气体向涡轮供给,由此而得到旋转动力,其特征在于,
具备有这样的燃烧器连接结构:相对燃烧器的尾筒入口的截面积Din 而把尾筒出口的截面积Dout设定在0.79≤Dout/Din≤0.9的范围,且在连 接所述尾筒出口的涡轮的第一级涡轮静叶片中,成为所述静叶片径向内侧 壁的内侧套筒的上游侧端和所述尾筒出口的径向内侧端被配置为在转子的 轴向相接,并且成为所述静叶片的径向外侧壁的外侧套筒的上游侧端和所 述尾筒出口的径向外侧端被配置为在转子的轴向相接,在所述内侧套筒与 所述外侧套筒之间的上游端侧的径向尺寸与所述尾筒出口的径向尺寸相 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连接结构 把所述内侧套筒与转子的轴心平行配置,把所述静叶片的外侧套筒相对所 述转子的轴心倾斜配置。
7.一种燃气轮机,把在燃烧器向被压缩机压缩的压缩空气供给燃料而 进行燃烧的燃烧气体向涡轮供给,由此而得到旋转动力,其特征在于,
具备燃烧器尾筒:其设置在所述燃烧器上,以把燃烧气体向涡轮引导 的形态使从燃烧气体流入的尾筒入口到把燃烧气体送出的尾筒出口截面积 单调地减少,所述燃烧器的中心线相对于转子的轴心具有角度地配置,
所述燃烧器尾筒使相对所述尾筒入口的截面积Din而把所述尾筒出口 的截面积Dout设定在0.79≤Dout/Din≤0.9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02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