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01227.2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3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C19/36;F16C25/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齿轮 动力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伞齿轮、或准双曲线齿轮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2004-301234号公报中提出有具有如图6所示的准双曲线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
在该动力传递装置10中,电动机轴12的旋转通过摩擦结合部13传递到准双曲线小锥齿轮(锥齿轮)14。准双曲线小锥齿轮14与准双曲线齿轮(锥齿轮)16啮合。准双曲线齿轮16通过键17组装在中间轴18上。中间轴18通过一对球轴承20、22支承在外壳24上。在中间轴18上形成有中间小齿轮26,中间小齿轮26与输出齿轮28啮合。输出齿轮28通过键30与输出轴32成为一体化。
锥齿轮(在上述例中为准双曲线小锥齿轮14及准双曲线齿轮16)为了维持其顺畅的啮合,必须在该准双曲线小锥齿轮14及准双曲线齿轮16之间维持适当的齿隙。在上述动力传递装置10中,为了该目的,首先在轴承20(或轴承22)和外壳24之间进行第1垫片调整,以使组装了准双曲线齿轮16的中间轴18位于能够在与准双曲线小锥齿轮14的关系中确保适当齿隙的轴向位置,为了固定、维持(调整为适当齿隙的)中间轴18相对于外壳24的轴向位置,需要在另一方的轴承22(或轴承20)和外壳24之间进行第2垫片调整。
而且,尽管这样进行2阶段的垫片调整而组装,在球轴承20、22本身也存在多少“游隙(松动)”,所以该偏移积累而例如在的确已调整为适当的准双曲线小锥齿轮14和准双曲线齿轮16的齿隙缩小时,(尤其在齿隙被设定成接近极限的小值时),有时发生顺畅的旋转被阻碍的问题。
并且,尤其在准双曲线齿轮16本身的强度低时,即,用上述例说明的话,例如在相对于准双曲线齿轮16的外径r1、其轴向厚度d1较小时,有时引起由于负载而齿轮整体变形且该准双曲线齿轮16的齿16A相对于准双曲线小锥齿轮14的齿14A远离的现象(所谓称为“歪斜”的现象),例如在由于所述球轴承20、22的偏移而向齿隙变大的方向偏移之后,该歪斜的现象重叠时,有时也有无法得到适当的啮合状态。
从这种情况,为了在适当的啮合的状态下确保准双曲线小锥齿轮14及准双曲线齿轮16的适当的齿隙,对上述第1、第2垫片调整要求极其慎重的对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以往的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准双曲线齿轮的所谓歪斜现象的同时,仅通过简单的调整即可始终维持适当齿隙的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
本发明通过如下结构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一种通过轴承支承锥齿轮或具备锥齿轮的轴的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将所述轴承设成单独地通过其滚动体无游隙地支承所述锥齿轮或具备锥齿轮的轴上的双向的推力负载的结构,并且使所述滚动体的节圆位于比所述锥齿轮的齿的内端更靠半径方向外侧。
在本发明中,基本上仅由1个轴承支承锥齿轮或具备锥齿轮的轴上的双向的推力负载,并且使所述滚动体的节圆位于比所述锥齿轮的齿的内端更靠半径方向外侧。因此,可以仅在1个部位完成齿隙调整(垫片调整)。并且,该轴承(由于仅有1个、因此相对于轴向任意一侧都具有定位锥齿轮或具备锥齿轮的轴的功能),因此作为结果,(需要的话)也可以设计成相对于摆动成分(力矩)也仅由该1个轴承对应。另外,相对于锥齿轮的外径,相对较大地取轴承滚动体的节圆直径,在能够避免“歪斜现象”的同时,轴承的节圆直径较大,因此也可以仅由该轴承有效地支承所述摆动成分,并且能够较高地维持轴承周围的刚性。
根据这些的相乘效果,最终锥齿轮的齿的位置相对于相对侧的锥齿轮始终定位在预定的位置,齿隙始终维持在预定的设定值。因此(需要的话),能够减小该齿隙的设定值本身,并能够兼顾旋转顺畅性和高定位性。
可获得一种具备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能够适当地确保、调整锥齿轮的齿隙,并且无论正反、负载大小如何,都能够维持该适当的齿隙和啮合。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俯视截面图。
图2是相同的主视截面图。
图3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外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图1相当的俯视截面图。
图5是相同的主视截面图。
图6是表示具有以往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例子的图1相当的俯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详细地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12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汉麻与棉混纺纤维织物
- 下一篇:一种蒸汽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