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红麻种子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80101373.5 申请日: 2009-08-07
公开(公告)号: CN101896589A 公开(公告)日: 2010-11-24
发明(设计)人: 玛兹纳·伊斯梅尔;陈奇伟;斯提·艾斯亚·格哈法 申请(专利权)人: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主分类号: C11B1/10 分类号: C11B1/10;B01D11/02
代理公司: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代理人: 刘云贵
地址: 马来西*** 国省代码: 马来西亚;MY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临界 流体 萃取 红麻 种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红麻种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是一种两年生的短日照草本植物,因茎部有韧皮纤维而被栽植。属于锦葵科,因其在经济上和园艺上的重要性而著称。在印度,孟加拉国,泰国,非洲的部分地区,欧洲东南部的小范围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红麻树在非洲种植时间超过了4000年,在当地社会,其不同部位可用作食品,动物饲料,手工艺品制作和燃料。其中有几个品种在许多国家生长得很普遍。当前,主要种植区遍布中国,印度和许多其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的麦凯;美国的得克萨斯州(种子农场)和墨西哥的塔毛利帕斯州。

在马来西亚,红麻由于在纤维板,生物复合材料和高蛋白动物饲料制造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而日益受到制造商的重视。马来西亚政府正尝试把红麻培养为国内第四个经济作物,以取代烟草种植和实现农业多样化。在2000年年初马来西亚开始对红麻生产进行研究,第一批红麻种子生产是在沙登区,雪兰莪州内进行的。然而,在马来西亚红麻种植仍处于试验阶段,在工业上还没有实现最优化利用。举例来说,在收获或加工红麻的时候,含有相当可观的可能具有保健价值的油量的红麻种子被作为废物处理。

外形上,红麻种子相对较小(6毫米长×4毫米宽),颜色为板岩黑,形状上为锐角三角形。红麻品种的种子生产量从36,000到40,000种子数/公斤。红麻种子的产量高度依赖种子的品种和种子的种植地。当前在马来西亚,种子产量只有大约700kg/公顷。如果种子收益能持续达到1500公斤/公顷,基于20%的油萃取率,红麻可能是一种能获利的油料作物。

红麻种子油成分与棉籽油非常相似,除了棉籽油里有棉酚存在(一种有毒的酚的色素)。红麻种子油(通过索氏萃取法萃取)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76.0%-81.5%),其中亚油酸(C18:2)作为主要脂肪酸(45.9%)。此外,红麻种子油中磷脂和植物甾醇含量也很高(含量分别是6.0%和0.9%)。由于红麻种子油的含量相当多且成分独特,在现有技术中已建议将红麻种子油作为供人们消费的食用油的经济的选择。

但是,使用像正己烷或石油醚的有机溶剂萃取油,令其使用的安全性经常遭到怀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SFE)看起来是很好的解决方案。SFE在萃取中优选了无毒,无爆炸,环境友好,有成本效益的,省时的和选择性可调的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此外,它能使油的萃取在低温下进行,并在萃取的最后阶段把溶剂彻底除去。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SFE)萃取红麻种子(Hibiscuscannabinus L.)油的方法,其中SFE方法采用了超临界流体,并在压力范围200到600巴,温度范围40℃到80℃的条件下实施。

本发明由几种新的特征和这些特征的结合组成,在下文的说明书和附图中将得到完整地描述和阐述。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或牺牲本发明任何优点的前提下,可以在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给的细节描述和相应的附图将帮助充分理解本发明,附图只是为了阐述本发明,因而不是对本发明作出的限制,其中:

图1显示了在不同SFE萃取参数下,红麻种子油的产率;

图2显示了通过DPPH清除活性,红麻种子油和商业食用油的IC50值;

图3显示了通过BCB测定,红麻种子油和商业食用油抗氧化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红麻种子的方法。以下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说明书将对本发明进行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对优选实施例的限制性描述仅仅是为了方便本发明的讨论,并且,可以预见到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各种修改和等价替换。

实施例1

红麻种子(Qui Ping 3)的萃取

a.准备干燥的红麻种子

红麻种子(品种:Qui Ping 3)被清洗后,放在50℃的烤箱(FD115,Fisher Scientific,拉夫堡,莱斯特郡,英国)里干燥到恒定的重量。干燥后,紧接着将红麻种子保存在4℃下直至萃取前。

b.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SF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未经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13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