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待连接到帽子的发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2843.X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2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大业 |
主分类号: | F21V33/00 | 分类号: | F21V33/00;F21L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到 帽子 发光 | ||
1.一种待连接到帽子的发光器,该发光器包括:
壳体(2),具有形成于壳体(2)的前表面的多个第二灯(22)、连接到壳体的外表面的电源开关(23)、安装在壳体内部以提供电源的电池、形成于壳体的中心的引导凹槽(20)和形成于壳体的外表面的安装夹子(26);
子体(4),在其前表面具有第一灯(24),并且子体(4)接合到引导凹槽(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还包括:开关单元,用于控制第一灯(24)的开/关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其中,子体(4)在其外表面具有接合到形成于引导凹槽(20)的侧表面的轨道凹槽(202)的突出部分(45),从而子体前后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器,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触点(205),安装于轨道凹槽(202);和第二触点(206),形成在子体(4)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器,其中,子体(4)在其侧面具有旋转部分以调整子体的旋转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器,其中,所述旋转部分包括:第一齿轮(271),形成于子体(4)的后侧;和第二齿轮(272),与第一齿轮(271)咬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器,其中,所述旋转部分具有用于根据旋转部分的旋转角度调整亮度的亮度调整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器,其中,所述亮度调整构件具有多触点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其中,子体(4)还包括辅助电池。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
阳极端子和至少一个阴极端子,以电气方式连接到电池;
阴极板和至少一个阳极板,形成在子体(4)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其中,子体(4)还包括:固定构件(2720),用于在前进状态下保持子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器,其中,固定构件(2720)包括:突出构件,形成于第二齿轮(272)的两侧;和凹穴(2024),相应于突出构件形成于引导凹槽(20)的前部的两侧。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器,其中,所述旋转部分包括:凹槽,形成于子体(4)的后侧;和弹性突出部分(50),插入到所述凹槽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器,其中,形成于子体(4)的后侧的凹槽包括固定凹槽(40)、第一凹槽(41)、第二凹槽(42)和第三凹槽(43),
弹性突出部分(50)插入到固定凹槽(40)和第一凹槽(41)至第三凹槽(43)中以固定子体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光器,其中,第一凹槽(41)形成在子体(4)的后侧的上水平表面上,
固定凹槽(40)形成于第一凹槽(41)的前侧,
第二凹槽(42)形成于子体(4)的上水平表面和子体的后端的弯曲表面部分的连接部分,
第三凹槽(43)形成于子体的后端的弯曲表面部分的中心。
16.一种待连接到帽子的发光器,该发光器包括:
壳体(2a),具有形成于其前侧且具有第二灯(42a)的固定照明部分(5a)、形成于壳体的外表面的电源开关(25a)、形成于壳体的后侧以提供电源的电源部分和形成于壳体的外表面的安装夹子(26a);
子体(4a),其具有第一灯(41a),且所述子体接合到固定照明部分(5a)的侧面,且所述子体前后移动以打开/关闭第一灯(41a)并旋转。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光器,其中,子体(4a)在其侧面形成旋转部分,从而调整子体(4a)的角度,其中,旋转部分包括:引导凹槽(3a),形成在壳体(2a)中;和突出部分(40a),形成于子体(4a)的侧面并接合到所述引导凹槽(3a)从而旋转子体(4a)。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光器,其中,引导凹槽(3a)包括:水平部分(30a),具有预定长度;和弯曲部分(36a),连接到水平部分(30a)并以弧形形状弯曲;其中,在水平部分(30a)的下部形成凹穴(35a),从而利用凹穴(35a)锁定突出部分(4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大业,未经孙大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28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