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组电池、车辆、电池搭载设备、电池系统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劣化检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80102903.8 申请日: 2009-01-23
公开(公告)号: CN101926041A 公开(公告)日: 2010-12-22
发明(设计)人: 后藤哲;浜口宽;两国义幸;长野爱子;葛谷孝史 申请(专利权)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M10/48 分类号: H01M10/48;H01M10/40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段承恩;杨光军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车辆 搭载 设备 系统 检测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发电元件、电池壳体和电解液,所述发电元件具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电池壳体收容所述发电元件,所述电解液被保持在所述电池壳体内、含有锂离子,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

物理量测定单元,其能够测定与存在于预定部位的所述电解液的所述锂离子的浓度具有相关关系的浓度相关物理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电解液,

构成其一部分的保持电解液,在所述发电元件中被保持在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并且,

构成另一部分的存留电解液,以能够与所述保持电解液相互流通的状态,被贮存在所述发电元件和所述电池壳体之间,

所述物理量测定单元为存留电解液物理量测定单元,该存留电解液物理量测定单元能够测定与所述存留电解液的所述锂离子的浓度具有相关关系的浓度相关物理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具备液体保持部件,该液体保持部件即使在设为了使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倾斜的姿势的情况下,也将所述存留电解液保持在如下形态:能够与所述存留电解液相互流通、且与所述物理量测定单元中需要与所述存留电解液接触的要接触部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存留电解液物理量测定单元具有:

第1测定电极,其包括第1电极本体部和第1导体部,所述第1电极本体部与所述存留电解液接触,所述第1导体部露出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与所述第1电极本体部导通;

具有基准浓度的锂离子的基准电解液;

收容所述基准电解液的基准液容器部;

第2测定电极,其包括第2电极本体部和第2导体部,所述第2电极本体部与所述基准电解液接触,所述第2导体部露出于所述基准容器部的外部、与所述第2电极本体部导通;和

隔离部件,其第1面与所述存留电解液相接、第2面与所述基准电解液相接,并且隔离所述存留电解液和所述基准电解液,该隔离部件防止在所述第1面和第2面之间由所述存留电解液和所述基准电解液之间的浓度差所引起的离子移动,并且使得能够通过所述第1测定电极和第2测定电极测定所述基准电解液和所述存留电解液之间的电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具备:

正极集电部件,其连接于所述正极板,另一方面自身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和

负极集电部件,其连接于所述负极板,另一方面自身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

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任一方为,其一部分与所述存留电解液接触,兼作所述第1测定电极的所述第1电极本体部的接触电极板,

所述正极集电部件和所述负极集电部件中与所述接触电极板相关的集电部件兼作所述第1导体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将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中的小电位幅度电极板设为所述接触电极板,所述小电位幅度电极板为:在使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在预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对变化的所述正极板的电位的幅度即正极电位幅度和变化的所述负极板的电位的幅度即负极电位幅度进行了比较时,表现为较小值的某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存留电解液物理量测定单元具有:

第1测定电极,其包括第1电极本体部和第1导体部,所述第1电极本体部与所述存留电解液接触,所述第1导体部露出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与所述第1电极本体部导通;和

第2测定电极,其包括第2电极本体部和第2导体部,所述第2电极本体部与所述第1电极本体部分离、与所述存留电解液接触,所述第2导体部露出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与所述第2电极本体部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电解液包含保持在所述发电元件中的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保持电解液,

所述物理量测定单元为保持电解液物理量测定单元,该保持电解液物理量测定单元能够测定与所述保持电解液的所述锂离子的浓度具有相关关系的浓度相关物理量。

9.一种组电池,该组电池具有多个锂离子二次电池,

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至少任一个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29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