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胶带的皮肤处理-用于皮肤再生的安全快速备选方案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03209.8 | 申请日: | 200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1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唐育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育英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小明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胶带 皮肤 处理 用于 再生 安全 快速 备选 方案 | ||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1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023,956和2009年1月27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申请号12/360,408的优先权,所述优先权申请的名称为“基于胶带的皮肤处理-用于皮肤再生的安全快速备选方案”,将这二者的全部内容并入作为参考。
发明领域
本发明描述用于快速安全地去除死皮肤细胞的对皮肤友好的(skin-friendly)胶带片,从而为化学脱皮和机械擦皮提供更安全的备选方案。这种对皮肤友好的胶带片在柔韧背衬上利用干净的压敏粘合剂,且该胶带对皮肤的粘着力是受控的,因此它在不牵拉人毛发的条件下去除皮肤表面上的死皮肤细胞。该皮肤胶带的优势是其可适用于所有皮肤类型、其快速作用和方便性。
发明背景
随着我们衰老,我们的皮肤逐渐由平滑光亮的年轻皮肤改变为暗沉粗糙和有皱纹的肤质。这种变化部分地由皮肤细胞再生周期的减慢造成。皮肤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在表皮底层,或基底层生成。新细胞运动穿过皮肤层,同时改变其形状和化学组成。其最终运动到表面上,角质层死亡并脱落。当皮肤再生速度降低时,死皮肤细胞不那么容易脱落,并且因此导致皮肤肌理的粗糙暗沉外观。
皮肤表皮脱落(exfoliation),即去除依附在皮肤最外表面的最老的皮肤细胞的方法,帮助增加老化皮肤的细胞再生速度。表皮脱落不仅使皮肤更平滑和更年轻,它还使得护肤品诸如抗氧化剂更容易透过表皮层进入下面的真皮层。目前为止,已经使用了两种主要类型的皮肤表皮脱落方法:化学和机械方法。化学表皮脱落利用弱酸诸如α羟酸、β羟酸、视黄酸,或它们的酯,来烧掉死细胞和刺激皮肤细胞增殖。机械表皮脱落利用研磨剂物理地磨掉死皮肤细胞。这两种方法有时通过将皮肤表皮脱落酸与无机或有机研磨粉一起引入到微擦皮膏中来组合。
以上表皮脱落方法存在两个主要缺点。第一,具有敏感性皮肤的人被这些处理排除在外,因为他们的皮肤不能在不出现起疱、刺痛和其他炎性症状的条件下经受住这些方法的苛刻条件。第二,即使对于非敏感皮肤类型,仍然很难确定正确的处理水平。过度表皮脱落,即去除真皮层中的皮肤细胞的情形,对于现存方法很常见。大多数人最终去美容院和水疗馆(spas),以确保施用适当的处理水平,这使得其成为昂贵且费时的程序;且最终结果仍然可疑,因为高百分比人群在面部处理后出皮疹。
有时使用胶带剥除(Tape striping)来破坏皮肤防水层从而进行随后的处理,其中将具有压敏粘合剂的柔韧胶带向着皮肤表面按压并撕下以去除皮肤的外层[US5720963,US6645184]。在美国专利6290659和6563012中,John Hill描述了皮肤表皮脱落试剂盒,其包含许多具有粘合剂的柔韧透明片,将附着于该粘合剂边缘的杆状柄,和透明比较片。利用粘性膜进行反复胶带剥除直到获得理想的外观。
胶带剥除可以通过从你的皮肤上拔掉一些毛发,和通过使刺激性化学制品与你的皮肤相接触来引起皮肤刺激。刺激性化学制品包括粘合剂中的残余单体和引发剂。这些缺点可能是消费者市场上尚无剥除胶带存在的原因。
考虑到前述问题和担忧,本发明的一般目的是为上述皮肤敏感和安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安全容易的皮肤表皮脱落方法记述在下文中。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安全且容易的皮肤表皮脱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利用具有对皮肤友好的粘合剂的片进行的安全且容易的皮肤表皮脱落。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利用具有若干层的片的安全且容易的皮肤表皮脱落。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利用具有预定剥离力的片的安全且容易的皮肤表皮脱落。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及它们的优选实施方案,通过将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而将变得清楚。
附图简述
图1是本发明皮肤再生片的部分透视图。
图2是采用面膜形式的本发明皮肤再生片的俯视图。
优选实施方案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育英,未经唐育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3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