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结构化膜的中空背光源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04508.3 | 申请日: | 2009-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9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B·奥尼尔;尚德恩·D·哈特;肯尼斯·A·爱泼斯坦;戴维·G·弗赖尔;戴维·J·兰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陈源;张天舒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中空 背光源 | ||
1.一种背光源,包括:
形成中空的光再循环腔的前反射器和后反射器,所述中空的光再循环腔具有输出表面,所述前反射器包括:
第一定向再循环膜,其包括沿第一轴线延伸的棱柱的阵列;以及
第二定向再循环膜,其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一定向再循环膜位于所述第二定向再循环膜与所述后反射器之间,所述第二定向再循环膜包括沿第二轴线延伸的棱柱的阵列;
半镜面漫射片,其设置在所述前反射器与所述后反射器之间;
以及
一个或多个光源,其设置成在关于发射轴线的有限角度散布内向所述光再循环腔内发射光;
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发射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前反射器还包括第三定向再循环膜,所述第三定向再循环膜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二定向再循环膜位于所述第三定向再循环膜与所述第一定向再循环膜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第三定向再循环膜包括沿第三轴线延伸的棱柱的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和所述第三轴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前反射器还包括第四定向再循环膜,所述第四定向再循环膜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三定向再循环膜位于所述第四定向再循环膜与所述第二定向再循环膜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前反射器还包括第五定向再循环膜,所述第五定向再循环膜设置成使得所述第四定向再循环膜位于所述第五定向再循环膜与所述第三定向再循环膜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半镜面漫射片设置在所述后反射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半镜面漫射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定向再循环膜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背光源表现出至少50%的VESA 9均匀度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输出区域为矩形,并且具有至少30mm的对角线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前反射器对非偏振可见光的半球反射率为Rfhemi,所述后反射器对非偏振可见光的半球反射率为Rbhemi,并且Rfhemi*Rbhemi为至少0.70。
14.一种背光源,包括:
形成中空的光再循环腔的前反射器和后反射器,所述中空的光再循环腔具有输出表面,所述前反射器包括至少四个定向再循环膜;
半镜面漫射片,其设置在所述前反射器与所述后反射器之间;
以及
一个或多个光源,其设置成可向所述光再循环腔内发射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至少四个定向再循环膜包括:
三个棱柱再循环膜,各自包括沿轴线延伸的棱柱的阵列;以及
增益漫射片;
其中所述三个棱柱再循环膜的所述轴线平行,并且其中所述三个棱柱再循环膜设置在所述增益漫射片与所述后反射器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至少四个定向再循环膜包括五个定向再循环膜,所述五个定向再循环膜包括:
两个棱柱再循环膜,各自包括沿轴线延伸的棱柱的阵列;以及
三个增益漫射片;
其中所述两个棱柱再循环膜的所述轴线垂直,并且其中所述两个棱柱再循环膜设置成使得所述两个棱柱再循环膜位于所述三个增益漫射片与所述后反射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45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