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晒发泡聚氨酯模塑品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04678.1 | 申请日: | 200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9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P·哈斯;H-D·阿恩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32 | 分类号: | C08G18/32;C08G18/48;C08G18/50;C08G18/66;C08G18/79;C08J9/14;C08J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石克虎;林森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聚氨酯 模塑品 | ||
本发明涉及耐晒(lichtecht)发泡聚氨酯模塑品(Polyurethanformteile)及其用途。
已知基于具有键合至芳族化合物上的NCO基团的异氰酸酯的聚氨酯(PUR)在光线作用下往往变色。这在外部应用方面和对于承受光线作用的内部部件方面存在问题。从而,为生产耐光性模塑品,需要具有适宜性质的表面。
为生产具有高耐光性的聚氨酯(PUR),通常采用脂族键合的异氰酸酯。这类异氰酸酯用于耐光性PUR生产的用途描述于EP 0379246 B1中。这里,生产了例如在仪器板(Instrumententafel)上使用的耐光性覆盖表皮。可生产致密和发泡脂族表皮。水作为发泡剂的应用导致了泡沫中相对较高的硬度,其在低密度区内甚至表现出比致密表皮更大的硬度值,这在一些情况下是不期望的。另外,当使用脂族异氰酸酯时,通常难以调整发泡和交联反应的催化。在此情况下,通常需要以特殊金属催化剂操作。
此外,在内部区域表面还应当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其中该表面在承载负荷时具有软的表明性能,但是其在相对短时间后又回复到其初始轮廓。
在EP-A 0 652 250中,描述了由二苯甲烷系列异氰酸酯和氨基甲酸盐发泡剂生产多孔聚氨酯的方法。然而,这些泡沫表现出过高的收缩值。这种在模塑品尺寸稳定性方面的变化是不期望的。热膨胀同样应该尽可能低。
从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较宽密度范围内具有软弹性表面特性(触觉)的耐晒聚氨酯,及其生产方法;所述聚氨酯例如用于仪表盘(Armaturentafel)、门内衬(Türauskleidung)、扶手和副仪表板(Konsole)应用领域,其另外还表现出低收缩性。
令人惊讶地,可通过由脂族异氰酸酯与对异氰酸酯具有反应性的短和长链化合物得到的聚氨酯,使用特定的氨基甲酸铵盐作为发泡剂,实现该目的。
本发明提供耐晒发泡聚氨酯模塑品,其可由以下组分获得:
A)脂族异氰酸酯和/或脂族异氰酸酯预聚物,其可任选地改性,
B)多元醇,其平均分子量为1,000-15,000g/mol,和官能度为2-8,优选2-4,
C)作为增链剂/交联剂的多元醇或多胺,其分子量为62-500g/mol,和官能度为2-8,优选2-4,
D)任选的其它助剂和添加剂,
E)发泡剂,
特征在于作为发泡剂,使用式I)的包含至少2个OH基的氨基甲酸铵盐
HO-X-N(R1)H2+ -O-C(O)-N(R1)-X-OH (I)
R1=H、C1-C5烷基或-X-OH
R2、R3=H、C1-C5烷基
R4=H、C1-C5烷基或-X-OH
氨基甲酸铵盐的生产描述于EP-A 0 652 250中。
作为异氰酸酯A),使用脂(环)族多异氰酸酯,优选二异氰酸酯。为生产根据本发明的聚氨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是特别适宜的。所述异氰酸酯可以纯化合物形式或改性形式如异氰酸酯二聚体、异氰脲酸酯、脲基甲酸酯或缩二脲形式,或含氨基甲酸酯基和异氰酸酯基反应产物,所谓异氰酸酯预聚物,和/或碳二亚胺改性异氰酸酯形式使用。异氰酸酯A)优选具有35-15重量%的异氰酸酯含量。优选的异氰酸酯组分为基于具有95-45重量%,优选90-55重量%单体比例的IPDI的低粘性产品。
组分B)具有2-8的平均羟基官能度,优选由至少一种平均分子量为1,000-15,000g/mol,优选2,000-13,000g/mol的多羟基聚醚,和/或至少一种平均分子量为2,000-10,000g/mol,优选2,000-8,000g/mol的多羟基聚酯组成。
适宜的多羟基聚醚为由聚氨酯化学本身已知的优选二或三官能起始物分子或这些起始物分子的混合物的烷氧基化产物。适宜的起始物分子例如为水、乙二醇、二甘醇、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和山梨醇。用于烷氧基化的氧化烯特别地为氧化丙烯和氧化乙烯,这些氧化烯可以任意顺序和/或作为混合物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未经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4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送路径切换结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电动剃须刀刀头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