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吸收救生索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05026.X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5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罗斯·巴尔凯斯特;托马斯·W.·帕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博瑞安保值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4 | 分类号: | A62B3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吸收 救生 系统 | ||
1.一种救生索系统,所述救生索系统包括:
救生索;和
毂,救生索围绕所述毂卷绕起来,在借助所述救生索施加在所述毂上的预定水平的作用力下,所述毂能够发生形变以吸收能量,使得在所述救生索系统的坠落试验中,防坠落峰值作用力不大于1900磅,所述坠落试验使用连接至救生索的220磅的质量并且坠落距离高达6.56英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中,所述防坠落峰值作用力不大于1500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中,所述防坠落峰值作用力不大于1349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毂的第一侧上的邻近所述毂的第一部件以及位于所述毂的第二侧上的邻近所述毂的第二部件,所述毂可以独立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发生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中,所述毂是鼓组件的部件,所述鼓组件包括所述毂和所述第一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直径大于所述毂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中,所述毂经由至少一个连接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凸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中,所述鼓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部件,其中,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的直径大于所述毂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中,所述毂经由至少一个连接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凸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中,所述毂在其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中,所述鼓组件可以围绕轴线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进一步包括张力机构,所述张力机构与所述鼓组件操作性连接,以便于所述救生索的回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进一步包括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与所述鼓组件操作性连接,从而在以预定加速度拉伸所述救生索时阻止所述鼓组件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中,在所述毂发生形变吸收能量以后,所述鼓组件仍然围绕所述轴线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中,所述轴线由穿过所述鼓组件的轴限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进一步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至少部分地包封所述鼓组件、所述制动机构和所述张力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经由所述毂的大体上中心的部分连接至所述毂,所述大体上中心的部分基本上不发生形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救生索系统,其中,所述毂包括外围构件和至少一个连接构件,所述救生索围绕所述外围构件卷绕起来,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构件位于所述外围构件和所述大体上中心的部分之间,所述外围构件和所述连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发生形变以吸收能量。
18.一种用于救生索系统中的鼓组件,所述鼓组件包括:
毂;和位于所述毂的第一侧上的至少第一凸缘,在由围绕所述毂卷绕的救生索施加在所述毂上的确定水平的作用力下,所述毂可以独立于所述第一凸缘发生形变,以吸收能量,使得在所述救生索系统的坠落试验中,防坠落峰值作用力不大于1900磅,所述坠落试验使用连接至救生索的220磅的质量并且坠落距离高达6.56英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鼓组件,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毂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凸缘。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鼓组件,其中,所述毂可以独立于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发生形变。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鼓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经由所述毂的大体上中心的部分连接至所述毂,所述大体上中心的部分基本上不发生形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博瑞安保值公司,未经斯博瑞安保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50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圈马达及其片状弹簧
- 下一篇:从油回收疏水性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