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整扫描仪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5314.5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5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亨利·约翰·坦克雷迪;爱德华·马兰多拉;弗兰克·斯佩兰扎;奥米德·易卜拉欣米·基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图像科学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14 | 分类号: | A61B6/1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整 扫描仪 | ||
相关申请和优先权要求
该申请要求提交于2008年2月20日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030,222的优先权,其内容在这儿通过参考并入。
通过参考合并声明
该申请通过参考合并提交于2008年1月24日的PCT申请序列号PCT/US08/51922,该PCT申请要求提交于2007年1月24日的美国临时申请60/897,421的优先权。该申请也通过参考合并提交于2007年1月24日的相同的美国临时申请60/897,42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穿透性辐射的对象检查,特别地涉及具有探测器的扫描仪,所述扫描仪能够沿不同方向被定位来产生不同图像。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牙齿CT系统中,患者竖直地坐着,而且X射线源和探测器被安装在机架相对端部上,所述机架关于通过患者头部的中部的竖直轴线旋转。为了得到足够的数据来覆盖头部所需要的部分,在高分辨率的CT成像中该部分是水平面中的头颅骨的大部分范围,探测器必须沿着垂直于机架旋转轴线也就是说水平方向的周向跨越很大距离。
现可用的电子探测器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平板阵列或其它探测器,每一个探测器将进来的X射线在限定的时间中、在限定的像素区域上转换成电荷,所述电荷可以容易地被转换成用于后续计算的数字的强度值。一个商业可得的来自犹他州盐湖城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Varian Medical Systems,Inc.)的适用于牙齿CT单元的平板探测器具有127μm2(平方微米)的像素尺寸,并且具有大概25cm×20cm的总面板尺寸。在使用锥形束的牙齿成像中,由于线束朝面板的发散,该面板提供了大约16cm×13cm的有效视场。当利用长水平轴安装时,面板的25cm长度由此允许了直径大约为16cm的视场,对于典型牙齿用途,所述视场足够大以沿着轴线(水平)的方向高分辨率地充足覆盖被成像的结构。
然而,对于大部分正常成年人,面板20cm的高度只允许从下颚的底部到大约眼眶的底部(在物体被观察的水平线处大概13cm有效高度)的成像。对大部分牙齿和口腔手术应用来说那是足够的,但是对于一些种类的正齿和正颌手术应用,直到眉间的水平大致眉毛的水平的X射线图像是必不可少的。称为“全脸”的这样的图像在过去已经通过实施两个不同水平处的重叠的13cm高的扫描并且合并图像而产生。实施两个扫描增加了对患者的辐射量。特别地当用来在两个扫描之间重新定位机架或患者所花的时间允许患者移动时,无缝地合并图像是困难的。可能使用25cm2的探测器面板,所述探测器面板具有产生嘴部径向完全覆盖CT扫描的宽度和针对98%的成年人在单次扫描中产生全脸扫描的高度,但是当很少需要全高度时,探测器面板的成本对面板尺寸不成比例的增长,并且很难调整。
为了改善刚描述的情况,开发了PCT申请序列号PCT/US08/51922(该PCT申请提交于2008年1月24日,要求提交于2007年1月24日的美国临时申请60/897,421的优先权)中描述的和图示的装置。前面提到的两个申请转让给当前申请的所有者,并且在这儿通过参考合并。那些申请公开了一种装置,所述装置把探测器(也称为接收器)从横向定向旋转到纵向定向,并且反之亦然。该旋转当被用在特定程序中时提供了增加的视场。然而,即使有从横向到纵向的旋转以及反过来的旋转,也存在其它视场问题,这些问题可被解决以提供更好的X射线断层成像图像和进程。
发明内容
为了牙齿和面部成像,X射线源或其它穿透性辐射源和探测器被彼此相对地安装在可旋转的机架上,以使得患者的头部能被定位于源和探测器之间,其中机架的旋转轴线通过患者的头部。探测器或者源被安装成使得它们可以水平地或竖直地平移和/或枢转。机架是有角度的以使得源或者探测器相对于患者头部可以不在同样的高度处。机架能够伸缩,从而移动源和探测器使其一起靠近或者使其进一步远离。准直仪随着机架和/或源和探测器的运动动态地改变,来扫描扫描区的较小部分。
本发明也提供由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产生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图像科学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图像科学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53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