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涂布该组合物的涂装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6260.4 | 申请日: | 200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2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直博;中辻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ADEKA |
主分类号: | C08G18/79 | 分类号: | C08G18/79;C08G18/65;C09D17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高龙鑫;刘春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聚氨酯 树脂 组合 及其 涂装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性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尤其是,涉及可赋予耐水性及耐化学品性(耐酸性、耐碱性)(以下,有时统称为“阻隔性”)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组合物以及将该水性聚氨酯树脂组合物涂布于板状材料表面而成的涂装物。
背景技术
聚氨酯树脂因可赋予具有耐磨损性、黏接性、非黏着性及橡胶弹性的涂膜或成形品,因此,可广泛作为涂料、黏接剂、黏合剂及涂布剂等使用。近年来,从环境污染或劳工安全卫生等安全性方面,有众多对水性聚氨酯树脂组合物的报告,水性聚氨酯树脂组合物与溶剂系或无溶剂系的物质相比,被指出具有耐水性、耐化学品性(耐酸性、耐碱性)、耐热性及拉伸特性等物性差的问题。
实际上,就水性聚氨酯树脂组合物而言,例如在作为表面处理钢板用涂料使用时,尤其是作为必须条件的耐水性及耐化学品性(耐酸性,耐碱性)在现阶段仍然未得到满意。
又,有提案将使聚异氰酸酯与一官能基脂肪族衍生物予以反应而得到的聚异氰酸酯作为基体的,可光滑地剥离的硬的黏接性材料(专利文献1),然而,关于使该材料与多元醇成分及阴离子性基导入化合物加以组合而作为水性聚氨酯树脂使用的事情,尚且无任何启示。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0-506187号公报
一方面,有提案关于为了提高纤维基材的疏水性及疏油性,使多官能异氰酸酯和氟化醇的反应生成物与含聚氧化烯烃物质加以反应的氟聚合物(专利文献2)。但是,由于该氟化聚合物与钢板的密接性并非良好,因此,作为钢板用涂料使用并不合适。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平11-511814号公报
再者,作为耐水性、耐化学品性(耐酸性、耐碱性)、耐热性等得以改善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公开了一种在侧链含有长链烷基的水性聚氨酯树脂,。但是,使用作为侧链具有长链烷基且主链为短的支链二醇进行氨基甲酸乙酯化时(专利文献3~5),因凝聚能量高的氨基甲酸乙酯键互相接近,因此,产生的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会产生凝聚。结果,黏度上升,使得水分散困难。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00790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5-51060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068228号公报
又,当使用主链长的支链二醇时(专利文献6),由于组入于氨基甲酸乙酯主链中的长链亚烷基使得疏水性变高,从而降低水分散性。
再者,已公开了由具有长链烷基的异氰脲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及水构成的水分散型聚氨酯组合物(专利文献7),但仍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耐水性及耐化学品性。
如此一来,在水性聚氨酯树脂中作为侧链导入长链烷基,或将长链亚烷基导入主链,从而改善阻隔性中存在界限,还未得到阻隔性令人满意的水性聚氨酯树脂。
【专利文献6】日本特表2004-502000号公报
【专利文献7】WO06/0384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其耐水性、耐化学品性(耐酸性、耐碱性)等优异,且可适合用于表面处理钢板涂料用途中。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装物,其是在对环境污染或劳工安全卫生等安全性方面优异,同时耐水性及耐化学品性也优异的板状涂装物。
本发明人等,为达成上述诸目的进行了悉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具有长链烷基的异氰脲酸酯(イソシアヌレ一ト、isocyanurate)化合物与长链亚烷基二醇化合物,可获得耐水性及耐化学品性(耐酸性、耐碱性)等优异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组合物,从而达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a)下述通式(1)所示的异氰脲酸酯化合物、(b)碳原子数10~32的长链亚烷基二醇化合物、(c)聚异氰酸酯化合物、(d)多元醇化合物、(e)阴离子性基导入化合物、(f)阴离子性基中和剂及水作为必须成分。
其中,式中的R1表示碳原子数10~32的烷基,R2表示-N=C=O(异氰酸酯基)或
A表示自二异氰酸酯化合物除去两个-N=C=O的残基。
该通式(1)中,优选A为自1,6-亚己基二异氰酸酯(1,6-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除去两个-N=C=O的残基即亚己基,另外,优选R1为碳原子数12~18的烷基,进而,优选R2是-N=C=O。
又,本发明所使用的上述(b)长链亚烷基二醇化合物优选为碳原子数12~18的二醇。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ADEKA,未经株式会社ADEKA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62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全自动工业缝纫机
- 下一篇:一种不织布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