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体吸收性材料及使用其的生物体内留置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80106359.4 申请日: 2009-03-03
公开(公告)号: CN101959929A 公开(公告)日: 2011-01-26
发明(设计)人: 明石满;松崎典弥;藤田阳太郎;大西诚人 申请(专利权)人: 泰尔茂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8G63/64 分类号: C08G63/64;A61L31/00;C08L101/16
代理公司: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李茂家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体 吸收性 材料 使用 生物 体内 留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体吸收性材料及使用其的生物体内留置物。

背景技术

随着化学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塑料,已作为金属的替代高功能材料而被利用于所有领域中,并成为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塑料建立了以日用品为首、作为工业用材料的坚固的地位,进而其用途从原子能大大扩大至宇宙和海洋开发。这种塑料是蕴藏着其他原材料所没有的极佳的特性和可能性的材料,具有轻量、易于成型加工、形状复杂的制品也能以很少的工序制造,耐腐蚀性优异、耐化学药品性强等特征。另一方面,还存在与金属相比缺乏耐热性之类的问题,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以这之前的高分子化学的研究为基础的具有耐热性的新的高分子化学的设计和开发正在规范化,开发了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高分子。这种高分子材料被称为工程塑料,通常是指具有热变形温度为100℃以上、拉伸强度为60MPa以上、弹性模量为2GPa以上性能的塑料。

另一方面,现在,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等成为严重的问题,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要求开发分解性、非毒性即环境适合性塑料。被称为绿色聚合物、或绿色基聚合物(green based polymer)的植物来源高分子备受期待,特别是其中代表性的聚乳酸的研究开发不断推进,但在强度、耐热性方面尚未获得充分的性能。

1976年为了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耐热性,开发了用对羟基苯甲酸(PHB)改性的液晶性聚酯,这是液晶性工程塑料的最早的报道。其后,积极开发了各种液晶性工程塑料,并被制品化,作为例子可列举出液晶多芳基化合物I型、II型等。但是,用于解决近来的社会问题的工程塑料尚无报道。

因此,明石满等人在液晶性工程塑料的开发中,关注了反应性植物源的刚性物质即4-羟基肉桂酸(4HCA)。有关4HCA均聚物(聚4HCA)的研究例过去几乎没有,而仅是合成相关研究和微粒化相关研究。明石等人首次发现属于天然来源聚酯的聚4HCA显示出向列型液晶性。该均聚物具有光反应性、生物体适应性,显示出作为工程塑料所需的耐热性,但存在较脆、且缺乏溶解性、加工性的问题。认为这是由于分子量低和骨架的刚性高导致的。

因此,考虑使其与对聚4HCA的骨架赋予柔软性的天然物质进行共聚的方法,着眼于4HCA衍生物即3,4-二羟基肉桂酸(咖啡酸)(DHCA)。该共聚物可通过在作为酯交换剂的醋酸酐和作为催化剂的醋酸钠的存在下在200℃进行6小时热缩聚而获得。即使导入DHCA,在25℃下也为固体,通过加热明显观察到带状图案并显示出流动性,因而确认为液晶,液晶化温度随着DHCA组分的增加而减少,直至减至150℃,另一方面,重量减少温度超过300℃,结果是液晶温度区域变宽,而成为易于处理的试样。进而,能够合成对于强度、弹性模量很重要的高分子量的共聚物。压缩试验的结果表明,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共聚物质的组成比例而不同,当DHCA组分在50~100mol%时显示出与通用工程塑料的代表即聚碳酸酯相匹敌的杨氏模量和断裂强度(非专利文献1)。但是,该共聚物虽克服了刚性的高分子硬、脆而缺乏柔软性的缺点,但反而存在分解速度慢这一问题。

非专利文献1:環境循環型エンジニアリンダプラスチツク(环境循环型工程塑料),高分子学会志“高分子”11月号,明石满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柔软性且能够控制分解速度的生物体吸收性材料及使用其的生物体内留置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样的目的是通过下述(1)~(15)的本发明而实现的。

(1)一种生物体吸收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芳香环被α,β-不饱和羧基及1个以上羟基取代而成的芳香族化合物成分、与聚碳酸酯成分或构成聚碳酸酯的单体成分的共聚物形成。

(2)根据(1)所述的生物体吸收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前述芳香族化合物成分为2-羟基肉桂酸、3-羟基肉桂酸、4-羟基肉桂酸、4-羟基2-甲氧基肉桂酸、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3,4-二羟基肉桂酸中的任一者。

(3)根据(1)或(2)所述的生物体吸收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前述聚碳酸酯成分或构成聚碳酸酯的单体成分由三亚甲基碳酸酯或碳酸亚乙酯组成。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吸收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前述共聚物为选自嵌段共聚物、无规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或它们的组合。

(5)根据(1)所述的生物体吸收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前述芳香族化合物成分的芳香环还取代有1个以上碘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6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