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6495.3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0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F16F1/36 | 分类号: | F16F1/36;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汽车、工业机械等中所使用的隔振装置。本申请对于2008年2月28日向日本提出的特愿2008-48560号申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隔振装置,一直以来公知有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1主体构件,其与振动接受部连结;第2主体构件,其隔着该第1主体构件配置在与振动产生部相反的一侧;连结构件,其贯穿上述第1主体构件,用于连结第2主体构件和振动产生部;主体橡胶,其弹性连结上述第1主体构件和第2主体构件且在其内部空间贯穿有上述连结构件;筒状的止动金属配件,其设于上述第1主体构件上,从上述连结构件所具有的棒状的抵接部的径向外侧包围该抵接部;筒状的止动橡胶,其安装在该止动金属配件的内表面和上述抵接部当中的至少一方上。
在此,止动金属配件的内表面和抵接部配置在同线轴上并且其横截面分别形成为圆形。此外,止动金属配件的内径大于抵接部的外径。
在自振动产生部向如以上那样构成的隔振装置输入振动时,通过主体橡胶弹性变形,使该振动衰减而吸收该振动。此外,无论振动向隔振装置的输入方向是铅垂方向还是水平方向,都会通过主体橡胶进行弹性变形,而使该振动衰减而吸收该振动。
而且,在该隔振装置例如被安装到车辆上的情况下,由于在车辆的加减速时或转弯时产生的惯性力等,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等水平方向的载荷被输入隔振装置,连结构件的抵接部和止动金属配件沿着水平方向相对地产生大于抵接部的外周面和止动橡胶之间的间隔的位移时,会使主体橡胶产生弹性变形,同时抵接部和止动金属配件相互之间隔着止动橡胶抵接,从而使止动橡胶也产生弹性变形。由此,限制连结构件和止动金属配件、止动橡胶间沿着上述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并且利用主体橡胶和止动橡胶在弹性变形时的阻力,吸收沿着上述水平方向的载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1964号公报
可是,在上述以往的隔振装置中,止动金属配件的内表面和连结构件的抵接部配置在同一轴线上,其横截面分别形成为圆形,并且止动金属配件的内径大于上述抵接部的外径。因此,即使连结构件不会倾斜、就像上述那样抵接部和止动金属配件的内表面隔着止动橡胶互相抵接,抵接部和止动金属配件的内表面也会沿着连结构件的轴线而产生线接触。另一方面,在连结构件倾斜地像上述那样抵接的情况下,止动金属配件的内表面和抵接部产生点接触。
即,无论在像上述那样抵接部和止动金属配件的内表面隔着止动橡胶互相抵接时的连结构件的姿势如何,都有可能因对止动橡胶施加过度的负荷而例如容易产生龟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被施加于配置在止动金属配件和连结构件的抵接部之间的止动橡胶的负荷、并能提高耐久性的隔振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隔振装置具有以下的结构。即,本发明的隔振装置包括:第1主体构件,其与振动接受部连结;第2主体构件,其隔着该第1主体构件配置在与振动产生部相反的一侧;连结构件,其贯穿上述第1主体构件,连结第2主体构件和振动产生部;主体橡胶,其弹性连结上述第1主体构件和第2主体构件且在其内部空间贯穿有上述连结构件;筒状的止动金属配件,其设于上述第1主体构件,从上述连结构件所具有的棒状的抵接部的径向外侧包围该抵接部;筒状的止动橡胶,其安装在该止动金属配件的内表面和上述抵接部当中的至少一方上。而且,在本发明的隔振装置中,上述止动金属配件的内表面和上述抵接部互相相对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在相对的各区域的整个区域中是相等的。
在本发明中,因为具有上述构成,所以在隔振装置例如被安装在车辆上的情况下,由于在车辆的加减速时或转弯时产生的惯性力等,有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等水平方向的载荷被输入到隔振装置,连结构件不会倾斜,其抵接部和止动金属配件就沿着水平方向相对地产生大于抵接部和止动橡胶之间的间隔的位移,止动金属配件的内表面和抵接部各相对面彼此隔着止动橡胶互相抵接时,能够使上述相对面彼此在相对的整个区域中面接触。
另一方面,在连结构件倾斜的状态下,其抵接部和止动金属配件沿着水平方向相对地像上述那样位移,止动金属配件的内表面和抵接部各自的相对面彼此隔着止动橡胶互相抵接时,能够使上述相对面彼此至少在沿着其横截面的方向的整个全长上线接触。
如上所述,和上述以往的隔振装置相比,能降低施加于止动橡胶的负荷,能抑制产生龟裂等,从而使耐久性提高。
在此,上述止动金属配件的内表面的横截面形状和上述抵接部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都形成为多边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6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