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7579.9 | 申请日: | 200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5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壮一郎;斎藤司;藤森俊郎;高桥克昌;须田俊之;河冈幸伸;藤井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 |
主分类号: | F22B7/02 | 分类号: | F22B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代易宁;杨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被加热流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本申请基于2008年3月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053901号和2008年3月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053903号而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饮食店或住宿设施等中,存在着设置用于得到烹饪用的蒸气或浴室用的温水的小型的加热装置的情况。例如,公开了这样的加热装置:利用通过使燃料与燃烧用空气一起燃烧而产生的高温的燃烧气体对流动于配管内的水进行加热,由该水得到蒸气。另外,除蒸气或温水的生成以外,加热装置还用于各种流体(被加热流体)的加热(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393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在现有的加热装置中,为了确保在燃烧室内完全燃烧的时间,需要较大的燃烧室。因此,不能使加热装置充分地小型化。于是,预先由燃烧气体加热未燃气体,然后使未燃气体燃烧,由此,即使是较小的燃烧室,也稳定地维持火焰。然而,由于燃烧气体是相当高的高温,因而未燃气体在供给至燃烧室之前被过度加热,存在着未燃气体自发点火或产生延烧而在燃烧室外燃烧的可能性。而且,从较大的燃烧室扩散至周围的热量较多,能量效率降低。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在对被加热流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中,使燃烧室变小,使燃烧室中的火焰稳定,并且提高能量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对被加热流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具备:第1流路,经由设定为比熄火距离更小的喷嘴孔且以能够维持火焰的流速喷出的含有可燃燃料的未燃气体在第1流路中燃烧,并且,由于上述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在第1流路中流动;以及第2流路,经由上述喷嘴孔而供给的上述未燃气体在第2流路中流动。
在上述构成中,也可以在上述第1流路的周围形成第2流路。
依照上述的加热装置,未燃气体由于流动于第2流路而被加热,该第2流路形成在燃烧气体流动的第1流路的周围。在此,由于第2流路形成在第1流路的周围,因而第2流路的整周不与第1流路接触。所以,从燃烧气体传热的热量的一部分从未燃气体放出。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被上述第1流路包围并且被加热流体在其中流动的第3流路。
另外,依照上述的加热装置,也可以是:上述第3流路由第3配管的内部空间构成,上述第1流路由被上述第3配管和以同心圆状包围第3配管的第1配管夹着的空间构成,上述第2流路由被上述第1配管和以同心圆状包围该第1配管的第2配管夹着的空间构成。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也可以具备从上述第3配管的外周面向上述第1流路突设的多个翅片。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上述第3配管每隔规定间隔向上述第1流路侧和上述第2流路侧弯曲。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在上述第2流路的周围形成的上述第1流路和上述被加热流体在其中流动且在上述第1流路的周围形成的第3流路。
依照上述的加热装置,在未燃气体流动的第2流路周围形成第1流路,燃烧气体流动于上述第1流路。因此,流动于第2流路的未燃气体由流动于第1流路的高温的燃烧气体加热。另外,未燃气体经由设定为比熄火距离更小的喷嘴孔且以能够维持火焰的流速从上述第2流路喷出,由此,形成稳定的火焰。而且,在第1流路的周围形成有第3流路,由于稳定的火焰未燃气体在第1流路中燃烧并且燃烧气体在第1流路中流动,被加热流体流动于上述第3流路。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也可以具备将上述燃烧气体从上述第1流路导入作为上述第3流路的外侧区域的与上述第1流路相反的一侧的区域的导入部。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也可以是:上述第2流路由第2配管的内部空间构成,上述第1流路由被上述第2配管和以同心圆状包围该第2配管的第1配管夹着的空间构成,上述第3流路由被上述第1配管和以同心圆状包围上述第1配管的第3配管夹着的空间构成。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也可以是:上述第2流路由第2配管的内部空间构成,上述第3流路由以上述第2配管为中心从上述第2配管离开而排列的多个第4配管的内部空间构成,上述第1流路由被上述第2配管和上述第4配管以及封闭上述第4配管彼此之间的分隔壁所包围的空间构成。
依照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发挥如以下的优异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75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