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子致动器和使用了该致动器的阀以及轴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8193.X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和弘;山崎知哉;五味知佳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开滋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C08L75/04;H02N2/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 致动器 使用 以及 轴封 结构 | ||
1.一种高分子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经由电气的外部刺激而变形的驱动体、和在该驱动体的上下表面侧对向配置而对所述驱动体平面性地施加正负的电气的外部刺激的电极,该电极具有不同的施加区域,并具有如下电场分布:通过该施加区域使在所述驱动体内产生的应力分布偏向正负中的一方,而使所述驱动体向不存在对向的施加区域的一侧弯曲变形。
2.一种高分子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经由电气的外部刺激而变形的驱动体、和在该驱动体的上下表面侧对向地固定而对所述驱动体平面性地施加正负的电气的外部刺激的固定电极,该固定电极具有不同的施加区域,并具有如下电场分布:通过该施加区域使在所述驱动体内产生的应力分布偏向正负中的一方,而使所述驱动体向不存在对向的施加区域的一侧弯曲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子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电极中的、成为宽的施加区域侧的固定电极与所述驱动体之间的相对或者非相对位置,蒸镀了在所述驱动体弯曲变形的过程中与该驱动体一体地变形而对该驱动体施加电气的外部刺激的可挠性的蒸镀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上下表面侧的电极中的、宽的施加区域侧的电极,设为在所述驱动体弯曲变形的过程中与该驱动体一体地变形而对该驱动体施加电气的外部刺激的可挠性的蒸镀电极,并将该蒸镀电极埋设在所述驱动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分子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体是在停止了电气的外部刺激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另一方面在施加了电气的外部刺激时该部位以外的部位弯曲变形的电气刺激性高分子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分子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电极的一侧的电极中,设置了朝向所述驱动体的外端径向从该驱动体扩大离散开的倾斜面。
7.使用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分子致动器的阀,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多个流路的主体内,配设所述高分子致动器而作为阀芯,通过该阀芯对所述流路进行开闭或者流量调整。
8.使用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分子致动器的轴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本体内部中设置轴封部,在该轴封部中应用所述高分子致动器而通过该高分子致动器的变形产生了流体的泄漏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开滋,未经株式会社开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81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解调SIMO、MIMO和SDMA信号的硬件引擎
- 下一篇:电容基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