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吸水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颗粒状吸水剂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8680.6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0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幸治;奥田纯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
主分类号: | B01J20/30 | 分类号: | B01J20/30;B01J20/26;B65B31/02;C08J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性 树脂 主要成分 颗粒状 吸水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颗粒状吸水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获得聚合凝胶的聚合工序;
将所述聚合凝胶干燥获得干燥物的干燥工序;
将所述干燥物或所述聚合凝胶粉碎,获得颗粒状吸水性树脂的粉碎工序;
将所述颗粒状吸水性树脂筛分的分级工序;
将上述各工序中生成的产物输送到其它工序的输送工序,
选自所述粉碎工序、所述分级工序、以及所述粉碎工序之后的所述输送工序中的一个以上的工序在减压状态下进行。
2.一种颗粒状吸水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获得聚合凝胶的聚合工序;
将所述聚合凝胶干燥获得干燥物的干燥工序;
将所述干燥物或所述聚合凝胶粉碎,获得颗粒状吸水性树脂的粉碎工序;
将所述颗粒状吸水性树脂筛分的分级工序;
将由所述分级工序中获得的颗粒状吸水性树脂获得的颗粒状吸水剂整粒的整粒工序;
将上述各工序中生成的产物输送到其它工序的输送工序,
选自所述粉碎工序、所述分级工序、所述整粒工序、以及所述粉碎工序之后的所述输送工序中的一个以上的工序在减压状态下进行。
3.一种颗粒状吸水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获得聚合凝胶的聚合工序;
将所述聚合凝胶干燥获得干燥物的干燥工序;
将所述干燥物或所述聚合凝胶粉碎,获得颗粒状吸水性树脂的粉碎工序;
将所述颗粒状吸水性树脂筛分的分级工序;
使所述分级工序中获得的颗粒状吸水性树脂的表面附近交联,获得颗粒状吸水剂的表面交联工序;
将所述颗粒状吸水剂投入到包装材料容器中进行包装的包装工序;
将上述各工序中生成的产物输送到其它上述工序中的输送工序,
选自所述粉碎工序、所述分级工序、所述表面交联工序、所述包装工序、以及所述粉碎工序之后的所述输送工序中的一个以上的工序在减压状态下进行。
4.一种颗粒状吸水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获得聚合凝胶的聚合工序;
将所述聚合凝胶干燥获得干燥物的干燥工序;
将所述干燥物或所述聚合凝胶粉碎,获得颗粒状吸水性树脂的粉碎工序;
将所述颗粒状吸水性树脂筛分的分级工序;
使所述分级工序中获得的颗粒状吸水性树脂的表面附近交联,获得颗粒状吸水剂的表面交联工序;
将所述颗粒状吸水剂整粒的整粒工序;
将所述整粒工序中获得的颗粒状吸水剂投入到包装材料容器中进行包装的包装工序;
将上述各工序中生成的产物输送到其它上述工序的输送工序,
选自所述粉碎工序、所述分级工序、所述表面交联工序、所述整粒工序、所述包装工序、以及所述粉碎工序之后的所述输送工序中的一个以上的工序在减压状态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粉碎工序在减压状态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从所述粉碎工序到所述包装工序的所需时间的50%以上在减压状态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粉碎工序及其以后的合计所需时间的50%以上在减压状态下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紧接着所述粉碎工序进行的输送工序在减压状态下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粉碎工序及其以后的全部工序在减压状态下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输送工序包括利用加压的输送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粉碎工序及其以后的全部工序在减压状态或加压状态下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造粒工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减压状态下的工序中的、相对于大气压的减压度为超过0kPa且10kPa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13的任一项所述的颗粒状吸水剂的制造方法,其中,该颗粒状吸水性树脂是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的不定形破碎状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触媒,未经株式会社日本触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86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GPS定位的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
- 下一篇:脑动脉瘤的治疗或预防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