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目标中心立体音响坐标显示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9744.4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8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朴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胜敏 |
主分类号: | H04N5/60 | 分类号: | H04N5/6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目标 中心 立体 音响 坐标 显示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目标中心立体音响坐标显示的显示装置,具体来说,它具有目标中心立体音响坐标显示,与显示装置画面上显示的目标内容连动,在显示装置后面的多个小型扬声器构成的矩阵音箱装置中,从目标中心坐标相匹配的扬声器输出声音。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常常在家里通过家庭影院系统欣赏电影和音乐。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家庭影院系统,需要大型显示器,同时,还需要具备实现环绕立体声效果的前置左右音箱、超重低音音箱、后置环绕音箱、左右环绕音箱及中央扬声器。在上述扬声器中,中央扬声器位于前置左右音箱之间,其作用在于提供完美的声像,以突显声音的移动,它主要应用于台词,其高度设置与前置左右音箱相同,一般根据人耳的高度设置在靠近TV的位置(一般设置在TV的上方或者下方)。这种中央扬声器可以说是构成环绕立体声音响系统的核心扬声器。
另外,DVD及HDTV的普及符合了数字广播的发展趋势,TV显示器从布朗管经过LCD及PDP再发展到OLED形式的显示器,画面尺寸也逐渐增大。根据这种趋势,要将环绕立体声环境设置在家中的客厅或者是其它房间内,扬声器的配置就成了一个问题。尤其,对于中央扬声器来说,由于它是包含构成实质性电影的大部分台词的唯一声道,因此,在环绕立体声欣赏中非常重要。
中央扬声器必须能够对台词进行最好地传递,因此,虽然扬声器的频率响应特性也很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如何进行配置。人能够感知的可听频率为20~20,000Hz,人的嗓音大部分集中在中心频率即10,000Hz上。在人心理上,对10,000Hz以下的频率感觉声音是由下方发出,对10,000Hz以上的频率感觉声音是由上方发出。因此,虽然应当将中央扬声器配置在画面的正中央,但是,又不能将扬声器配置在TV显示器的正中央。所以,就将其配置在TV上方或者下方,这样,就不能形成中央扬声器的声场。但是,如果在剧场,就可以将扬声器配置在屏幕后,从而可以形成正确的声场。
另外,随着画面尺寸增大的趋势,虽然画面的尺寸在增大,但是,中央扬声器的播音只能从画面的中央发出。因此,即使画面中说话的人靠近左侧或者右侧(包括上侧或下侧)时,台词的声音也只能从中央发出。所以,发声的位置与说话人的位置不一致,很难欣赏到有现实感的画面。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画面中说话的人或发声物体等目标(object)发出台词或声音的扬声器的位置与画面的目标位置相一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使视听者能够感受到声音的远近感,从而欣赏到更具有立体感的音效。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显示装置,设置有既能够显示影像又能够让声音通过的小孔;矩阵音响,其设置在显示画面后面,由多个小型扬声器构成;解码装置,对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使其与画面上的目标连动,从相应的扬声器输出声音;以及编码装置,向影像物中插入坐标值,并通过本发明的装置生成能够感受到立体音响效果的数据。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不使用单一的中央扬声器,而是采用复式矩阵音箱系统。因此,无论显示画面有多大,也不需要使用大型中央扬声器。画面中声音只会根据音源的位置,从相应的部位发出声音,从而可以采用更加主动的环绕立体声组建方法,实现具有生动感、现场感的声场。另外,中央扬声器可以根据欣赏者耳朵高度进行设置,不会受到画面尺寸的影响,同时,可以在画面后设置紧凑型扬声器,这样,不仅不会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而且能够与现有格式完美兼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环绕立体声音箱系统的简略图;
图2至图7是表示在电影的连续场景中根据画面上人物的位置而发声的扬声器位置变化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制作的具有目标中心立体音响坐标显示值的记录媒介的结构框架图;
图9是表示制作图8所示记录媒介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利用图8所示的多媒体编辑工具进行作业,将其结果存储至记录媒介中的示例图;
图11是表示插件形式的多媒体编辑工具的一般模式示例图;
图12是表示插件形式的多媒体编辑工具的覆盖模式(overlay mode)示例图;
图13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解码装置的结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胜敏,未经朴胜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9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磷缓蚀阻垢剂
- 下一篇:向通信装置安全地发布预订凭证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