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氟弹性体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0324.8 | 申请日: | 200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7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洋介;福冈昌二;高河原康子;冈正彦;川崎一良;岸根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7/16 | 分类号: | C08L2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张志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体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易进行混炼、且能够得到强度提高了的交联物的含氟弹性体组合物、使用了该含氟弹性体组合物的交联用组合物、以及将该交联用组合物交联而得到的交联物。
背景技术
可在注射成型法等成型法中使用的、流动性优异的含氟弹性体可通过例如专利文献1、2、3等中记载的聚合法来制造。该含氟弹性体的分子量分布比较狭窄(Mw/Mn=1.8~3),支链也少。
另一方面,在制备交联组合物时混炼其他成分、例如交联剂、填充剂时,难以施加剪切力,短时间的混炼有可能引起些许强度不足。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01/034666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4/009647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8/001895号小册子的实施例4、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氟弹性体组合物,该含氟弹性体组合物容易进行混炼,且能够得到提高了强度的交联物。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弹性体组合物,该含氟弹性体组合物含有:
(A)支化度为30~300ppm、门尼粘度(ML1+10:121℃)为7~80、且分子量分布Mw/Mn为1.5~4的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类共聚物弹性体;以及
(B)180℃、500cpm下的储能模量G’为500~900的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类共聚物弹性体,
(A)/(B)的质量比为70/30~90/10。
从维持加工性方面考虑,优选含氟弹性体组合物的门尼粘度(ML1+10:121℃)为10~100。
从进一步提高强度方面考虑,优选弹性体(A)的酸值为0.5mgKOH/g~1.0mgKOH/g。
并且,从进一步提高强度方面考虑,优选弹性体(A)是使用异链烷烃作为链转移剂而得到的弹性体。
本发明的含氟弹性体组合物中还可以混合填充剂。
本发明还涉及含有本发明的含氟弹性体组合物和交联剂的交联用含氟弹性体组合物、以及将该交联用含氟弹性体组合物交联而得到的含氟弹性体交联物。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含氟弹性体组合物,能够良好地维持流动性,混炼时容易与其他成分混炼,且能够提高所得到的交联物的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含氟弹性体组合物,含有:
(A)支化度为30~300ppm、门尼粘度(ML1+10:121℃)为7~80、且分子量分布Mw/Mn为1.5~4的偏二氟乙烯(VdF)-六氟丙烯(HFP)类共聚物弹性体;以及
(B)180℃、500cpm下的储能模量G’为500~900的VdF-HFP类共聚物弹性体,
(A)/(B)的质量比为70/30~90/10。
下面,分别对含氟弹性体(A)和含氟弹性体(B)进行说明。
[1]含氟弹性体(A)
含氟弹性体(A)是含有VdF和HFP的共聚物,具有特定的支化度、特定的门尼粘度以及特定的分子量分布。
(1)VdF-HFP类共聚物
二元共聚物的情况中,从不损害作为弹性体的性质的方面考虑,优选VdF与HFP的共聚物,特别优选VdF与HFP的摩尔比为9/1~5/5的二元共聚物,更优选VdF与HFP的摩尔比为8.5/1.5~6/4的二元共聚物。
(2)支化度
利用高分辨率19F-NMR对测定聚合物的丙酮溶液(浓度约为30%)进行测定,采用下面的计算式,求出“VdF支化度”。
[数学式1]
上述规定的支链是指
[化学式1]
主要以上述的结构单元表示与支链CH基相邻的CF2基的面积,该CF2基出现在δF-96.5~-99.5ppm之间。该峰值面积相对于出现在δF-88.0~-124.0ppm的全部CF2基总面积所占比例为支化度。但是,相对于一条CF2链,存在3个支链相邻CF2基,所以相对于单位VdF的支化度计算为该测定值的1/3。
在此,高分辨率是指利用400MHz以上的光谱仪进行的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03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的方法、系统和产品
- 下一篇: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