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体组织立体模型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0436.3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1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三泽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B23/30 | 分类号: | G09B23/30;A6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体 组织 立体 模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体组织立体模型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优选适用于再现具有人体内部的病变部位的生物体组织的情况。
背景技术
作为再现人体内部的生物体组织的立体模型,提出有以下模型:使用造影剂并利用X射线CT、MRI的数据来得到断层图像信息,根据从该断层图像信息得到的三维数据来再现生物体组织(参照专利文献1~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8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434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1168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613568号公报。
在对人体的生物体组织中产生的病变部位、特别是体内病变部位的状态进行确认并且研究治疗时,医生无法直接通过视觉识别来进行诊断,因此如果能够再现该体内的病变部位的生物体组织立体模型来呈现,则作为进行适当的治疗的工具而有效性较大。
特别是,对于血管那样具有内腔的生物体组织还能够通过将导管等手术器具导通到内腔来进行病变部位的诊断、治疗,因此如果能够适当地再现产生了病变部位的生物体组织的立体模型则实用效果较大。
另外,关于血管那样具有管状管腔的生物体组织,如果能够利用立体模型来获知在管腔内流动的血液等流体的流向,则在确认生物体组织的功能方面有效。
并且,关于血管那样具有管状管腔的生物体组织,如果除了由于流过管腔内的流体、例如血液的压力发生变动而生物体组织进行伸缩的动作以外,由于对管腔内插入处理器具、或者处置器具在管腔内的扩张等而管腔内的压力过大,则该生物体组织的病变部位有可能产生破裂等不合适的动作。
对于这一点,由于以往技术不具有用于获知由再生组织模型再现的生物体组织的动作的功能,因此作为生物体组织模型而尚不充分。
并且,在以往作为根据三维数据来再现生物体组织的方法,例如使用利用根据三维数据生成的光来使光固化性树脂固化的方法的情况下,由于所再现的生物体组织立体模型是使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固化而得到的模型,因此具有大于生物体组织的刚性的刚性,因而不具有柔软度,因此无法成为再现生物体组织的柔软度的模型,从而要求提高作为确认支架移植体(stentgraft)、支架(stent)的适应性等的手术手的技术模拟装置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以上点而完成的,提出了一种如下生物体组织立体模型及其制造方法:能够适当地再现包含病变部位的管腔部,另外,关于具有管腔的生物体组织,能够视觉识别流过管腔内的流体的流向,或者能够掌握在管腔内的压力发生变化时与该变化相应地产生的生物体组织部位中的变化,或者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的已固化的树脂来能够将生物体组织立体模型制作成具有柔软度的模型。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作为生物体组织立体模型来再现包含病变部位的管腔壁部分的厚度。
另外,本发明在根据生物体断层图像数据来制作的生物体管腔模型中,从管腔壁向管腔突出形成薄板状小片。
或者,本发明在根据生物体断层图像数据来制作的生物体模型中,根据与由管腔壁包围的管腔内的压力的变化相应地在设置于管腔壁上的测量结构产生的位移来测量管腔内的压力。
或者,本发明在根据生物体断层图像数据使液状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固化来制作的生物体模型中,将未固化的液状分区封入到已固化的树脂部内。
根据本发明,通过包括病变部位在内地再现管腔壁部分的厚度,能够明确地视觉识别管腔内的病变部位的状态,其结果能够更容易诊断管腔内。
另外,根据本发明,从管腔壁向管腔突出形成薄板状小片,由此通过对与流过管腔内的流体的流向对应地进行动作的薄板状小片的动作进行视觉识别来能够确认流体的流向。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根据生物体断层图像数据来制作包围管腔的管腔壁时,在管腔壁上形成测量结构,根据该测量结构中产生的位移来测量管腔内的压力,由此能够根据管腔内的压力变化来可靠地测量管腔壁中产生的动作。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通过对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进行固化处理来制作生物体组织的生物体模型时,将未固化的液状分区封入到已固化的树脂部内,由此能够得到具有柔软的肌肤触感的生物体现象主体模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物体组织立体模型制造系统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3的造型数据生成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3的造型数据生成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04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洁净门
- 下一篇:一种装配力和刚度综合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