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0558.2 | 申请日: | 200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0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石岛实;手塚拓志;星野学;村松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B35/18 | 分类号: | B60B35/18;B60B35/14;F16C19/18;F16C35/073;F16D3/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车轮 轴承 装置 | ||
1.一种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具有:外部部件,其在内周形成有多列外侧轨道面;内部部件,其在一端具有车轮安装突缘且在外周具有多列内侧轨道面,并且所述内部部件包括轮毂圈和内圈;多列滚动体,该多列滚动体安装在所述外部部件的外侧轨道面与内部部件的内侧轨道面之间,在所述轮毂圈的轴孔中花键嵌合有从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部件延伸的杆部,所述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接头部件的肩部与所述内部部件的端部的对置面之间设有板件,该板件形成有滑动特性优越的涂敷层且板厚具有0.5mm~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件中的涂敷层为钼涂敷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件中的涂敷层为氟树脂涂敷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件中的涂敷层的膜厚为2μm~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件的材质为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件的屈服强度为205N/mm2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件包括:设置在外侧接头部件的肩部与内部部件的端部的两个对置面之间的环状部、使该环状部的周缘沿轴向延伸而嵌合于所述外侧接头部件的肩部的筒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件包括:设置在外侧接头部件的肩部与内部部件的端部的两个对置面之间的环状部、使该环状部的周缘沿轴向延伸而嵌合于所述内部部件的端部的筒状部。
9.一种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具有:外部部件,其在内周形成有多列外侧轨道面;内部部件,其在一端具有车轮安装突缘且在外周具有多列内侧轨道面,并且所述内部部件包括轮毂圈和内圈;多列滚动体,该多列滚动体安装在所述外部部件的外侧轨道面与内部部件的内侧轨道面之间,在所述轮毂圈的轴孔中压入并花键嵌合有从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部件延伸的杆部,所述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接头部件的肩部与所述内部部件的端部的对置面之间设置板件,该板件通过对基板的至少一侧的表面进行涂敷而具有规定的滑动特性,并且被涂敷的所述基板的表面粗糙度为Rz=0.2~1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接头部件的肩部形成有所述板件的内径嵌入的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槽的板件嵌入的最深部位设有倒棱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件的内径设有爪状的突起。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件由氟树脂系或者二硫化钼系中的至少一种覆膜来涂敷而具有规定的滑动特性。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件与外侧接头部件的肩部之间或所述板件与内部部件的端部之间的至少其中之一介入有润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05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移动的走道、自动扶梯等的扶手
- 下一篇:一种杀虫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