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混合SPS轨道数据进行定位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0663.6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9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Z·F·比亚克斯;L·希恩布拉特;A·J·古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00 | 分类号: | G01S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炜;袁逸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混合 sps 轨道 数据 进行 定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移动站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卫星的实时轨道数据;以及
在确定所述移动站的空间和时间信息时组合所述第一卫星的所述实时轨道数据和第二卫星的预测轨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卫星和所述第二卫星属于两个不同卫星系统。
2.一种移动站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卫星的实时轨道数据;以及
在确定所述移动站的空间和时间信息时通过使用基于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之一对所述实时轨道数据和第二卫星的预测轨道数据的加权组合来组合所述第一卫星的所述实时轨道数据和所述第二卫星的所述预测轨道数据:用户距离准确度(URA)、用户距离误差(URE)、距星历时间(TOE)的时间、和所述预测轨道数据自上次更新起的龄期,其中所述实时轨道数据和所述预测轨道数据在时间上交迭。
3.一种移动站的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多个卫星的实时轨道数据以确定所述移动站的空间和时间信息;以及
使用所述多个卫星的所述实时轨道数据来校正一个或多个附加卫星的预测轨道数据中的时钟偏离误差,其中所述多个卫星中卫星的数目等于或大于所述移动站的所述空间和时间信息中未知量的数目,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卫星属于不同卫星系统。
4.一种移动站的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多个卫星的实时轨道数据以确定所述移动站的空间和时间信息;以及
使用所述多个卫星的所述实时轨道数据来校正一个或多个附加卫星的预测轨道数据中的时钟偏离误差,其中所述多个卫星中卫星的数目等于或大于所述移动站的所述空间和时间信息中未知量的数目,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附加卫星属于第一卫星系统而所述多个卫星属于一个或多个其它卫星系统。
5.一种移动站的系统,包括:
用于接收第一卫星的实时轨道数据的接收机接口;以及
组合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移动站的空间和时间信息时组合所述第一卫星的所述实时轨道数据和第二卫星的预测轨道数据;其中在确定所述移动站的所述空间和时间信息时,当所述第一卫星的所述实时轨道数据变得不可用时,所述组合单元将使用所述第一卫星的预测轨道数据替代所述第一卫星的所述实时轨道数据,并且其中所述组合单元将内插所述第一卫星的所述实时数据和所述第一卫星的所述预测轨道数据以平滑所述实时数据与所述预测轨道数据之间的变迁。
6.一种移动站的系统,包括:
用于接收第一卫星的实时轨道数据的接收机接口;以及
组合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移动站的空间和时间信息时组合所述第一卫星的所述实时轨道数据和第二卫星的预测轨道数据,其中所述组合单元将使用基于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之一的加权组合:用户距离准确度(URA)、用户距离误差(URE)、距星历时间(TOE)的时间、和所述预测轨道数据自上次更新起的龄期,其中所述实时轨道数据和所述预测轨道数据在时间上交迭。
7.一种移动站的系统,包括:
用于接收第一卫星的实时轨道数据的接收机接口;以及
组合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移动站的空间和时间信息时组合所述第一卫星的所述实时轨道数据和第二卫星的预测轨道数据;
校正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第一卫星的所述实时轨道数据来校正所述第一卫星的预测轨道数据中的时钟偏离误差。
8.一种移动站的系统,包括:
用于接收第一卫星的实时轨道数据的接收机接口;以及
组合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移动站的空间和时间信息时组合所述第一卫星的所述实时轨道数据和第二卫星的预测轨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卫星和所述第二卫星属于两个不同卫星系统。
9.一种移动站的系统,包括:
用于接收第一卫星的实时轨道数据的接收机接口;
组合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移动站的空间和时间信息时组合所述第一卫星的所述实时轨道数据和第二卫星的预测轨道数据;以及
重构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卫星的粗略轨道数据和对所述粗略轨道数据的校正来计算所述预测轨道数据的近似,其中所述近似被所述移动站用作所述第二卫星的所述预测轨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06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