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1223.2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1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中尾敏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56;H04Q9/00;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杜诚;贾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中心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监视系统,每个终端设备设置有受监视设备(该装置即为监督控制的对象),由此通过中心设备进行对受监视设备的监督控制。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经提供了一种监视系统,在这种监视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与中心设备进行通信(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54832号)。为了监视或控制装置(受监视设备)的操作,每个终端设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装置,并且系统发送和接收中心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的监视或控制信息。
在这种监视系统中,具有通常采用的配置,在该配置中,中心设备关于每个终端设备执行轮询并且中心设备从终端设备获得装置的监视或控制信息。
另一方面,有一种配置,在该配置中,如果在中心设备和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侧设置了路由器并且禁止从中心设备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通信,则仅通过响应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到中心设备的请求(询问),就可以从中心设备向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发送请求信息。
在配置中,一般将用于接收每个终端设备的请求信息的定时(timing)限定为固定(传输时间)间隔,该配置诸如如上介绍的中心设备关于终端设备进行轮询并且由此从中心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请求信息的配置,或者通过响应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到中心设备的请求,来从中心设备向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提供请求信息的配置。也就是说,从每个终端设备向中心设备发送监视信息和从中心设备向每个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的定时是固定(传输时间)间隔。
因此,即使在中心设备中生成了要发送给指定终端设备的请求信息,也需要等待直到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另一请求信息的定时,并且从而从请求信息的生成到请求信息的实际发送出现了延迟时间。
为了缩减从中心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请求信息的延迟时间,可以想到应该缩短上述传输间隔。然而,如果与中心设备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增加,则每个终端设备的分配时间变短。因此,需要加速通信速度,并且增加了中心设备的处理负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提供本发明,目标是提供能够向终端设备发送请求信息并且在不增加中心设备的处理负载且不加速通信的速度的情况下减少从在中心设备处生成请求信息的延迟的监视系统。
本发明的监视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和中心设备。终端设备每个包括受监视设备,并且被配置成能够相互进行通信。中心设备被配置成:如果在规定的时间表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则关于终端设备返回包括请求信息的第一响应;并且由此向终端设备发送请求信息。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心设备包括指定响应装置,指定响应装置被配置成:当接收来自任意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时,如果具有到另一终端设备的请求信息,则返回包括指定所述另一终端设备的指定信息的第一响应。每个终端设备包括:指定通知装置,指定通知装置被配置成:当来自中心设备的第一响应中包括指定信息时,向所述另一终端设备传送指定信息;和中断处理装置,被配置成:如果接收指定其自身的指定信息,则向中心设备发送第二请求。
在本发明中,中断处理可以在与时间表不同的时刻执行。也就是说,有可能向终端设备发送请求信息,在不增加中心设备的处理负载且不加速通信速度的情况下减少从在中心设备处生成请求信息的延迟。除了用于执行响应于关于第一请求的第一响应的处理的传统功能之外,每个终端设备仅需设置相应于指定信息的处理。即使在中断处理中,不需要改变关于中心设备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进程,因而可以防止中心设备和每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进程变复杂。
在实施例中,监视系统包括:在终端设备和中心设备之间位于终端设备侧的路由器。中心设备被配置成:当关于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的第一响应中包括所述指定信息时,将范围限制为与已发送第一请求的终端设备在相同路由器下的终端设备,所述范围是指定信息要被发送到的终端设备的范围。在这个实施例中,如果每个终端设备可以仅在相同路由器下的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有可能在没有过多的时间延迟的情况下向其它终端设备发送信息。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没有泄露在路由器之外。当使用如因特网的广域网时,可以增强通信的机密性并且可以防止在广域网中的业务量的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1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