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烯烃制微多孔膜及卷绕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1869.0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武田久;稻垣大助;饭谷和也;和泉庆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9/28 | 分类号: | C08J9/28;H01M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多孔 卷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制微多孔膜及卷绕物。
背景技术
聚烯烃制微多孔膜用作精密过滤膜,电池、聚光器(condenser)、电容器(capacitor)等电子器件用分隔件,燃料电池用材料等。
一般,锂离子电池经由将长方形的涂有电极活性物质的正极、负极和分隔件卷绕成涡状的工序来生产。供给该工序的分隔件通常使用在裁切为规定宽度(切断成细长状)之后卷取到卷芯上的卷绕物的形状。
在将聚烯烃制微多孔膜加工为卷绕物时,卷取为卷筒(母卷筒(mother roll))状之后,根据用途,要经过将该膜从母卷筒上放出,同时裁切为规定宽度,再加工为卷绕物的工序(裁切工序)。近年来,随着电池的高容量化,卷绕的电极与分隔件具有变长的趋势,此外,有时实施用于提高卷绕工序的生产率的高速生产。因此,对分隔件卷绕物提出了不存在边缘突出、卷绕偏离、弯曲、褶皱等的高品质性要求。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聚烯烃制微多孔膜,其含有5~30重量%的重均分子量为1×104以上的聚丙烯,膜表面的平面方向上邻接的左右四方1mm以内的厚度变动为±1μm以上。专利文献1中显示,将裁切为宽度60mm、长度500m的分隔件卷绕物卷出1m时的弯曲减小。另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聚烯烃制微多孔膜,在该聚烯烃制微多孔膜中,机械方向(与膜的长度方向相同,以下有时简写为“MD”)的拉伸断裂强度与横向(与机械方向正交的方向,与膜的宽度方向相同。以下有时简写为“TD”)的拉伸断裂强度的合计值、MD拉伸断裂伸长率与TD拉伸断裂伸长率的合计值处于特定范围内。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含有5~35重量%的重均分子量为30万以上的聚丙烯的聚烯烃微多孔膜。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形成叶脉状的原纤维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微多孔膜。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分隔件的TD拉伸模量与MD拉伸模量之比为0.8~5.0,目的是降低分隔件与电极体卷绕时的褶皱产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46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69956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74684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2299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4记载的发明中,不能充分减低聚烯烃制微多孔膜的卷绕物的边缘突出的产生。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在制造聚烯烃制微多孔膜时的裁切工序、加工成卷绕物时的裁切工序之类的裁切工序中可充分减低边缘突出的产生的聚烯烃制微多孔膜及其卷绕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令人惊奇的是,特定组成的聚烯烃制微多孔膜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聚烯烃制微多孔膜,其由聚烯烃组合物形成,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包含聚乙烯、粘均分子量为5万以上且低于30万的第一聚丙烯和粘均分子量为30万以上的第二聚丙烯。
[2]根据上述第[1]项所述的聚烯烃制微多孔膜,所述第二聚丙烯的所述粘均分子量为30万~100万。
[3]根据第[1]或[2]项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制微多孔膜,所述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5万~1000万。
[4]根据第[1]~[3]项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制微多孔膜,所述聚丙烯相对于所述聚烯烃组合物中的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总量的质量比例为3~30质量%。
[5]根据第[1]~[4]项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制微多孔膜,所述第一聚丙烯相对于所述聚烯烃组合物中的所述第一聚丙烯与所述第二聚丙烯的总量的质量比例为10~90质量%。
[6]根据第[1]~[5]项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制微多孔膜,膜厚为1~14μm。
[7]根据第[1]~[6]项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制微多孔膜,横向拉伸断裂强度为100~230MPa。
[8]根据第[1]~[7]项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制微多孔膜,横向拉伸断裂伸长率为10~110%。
[9]根据第[1]~[8]项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制微多孔膜,纵向拉伸断裂强度与横向拉伸断裂强度之比为0.8~1.3。
[10]根据第[1]~[9]项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制微多孔膜,130℃下的横向热收缩率为2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1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