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的结构配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2119.5 | 申请日: | 200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3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S·帕尔伏特;P·卡伊勒奥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诺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2D33/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于静;秘凤华 |
地址: | 法国布洛***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结构 配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结构配置,特别地该结构配置类型包括驾驶室和装货车厢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基本垂直的隔板,包括在第一高度处延伸的驾驶室底板和在与驾驶室底板的第一高度不同的第二高度处延伸的车厢的装货底板,以及包括空心体,该空心体将结构加固并且基本垂直地在驾驶室底板的第一高度和装货底板的第二高度之间延伸。
背景技术
通常叫做皮卡(小型载货车,pick-up)的、具有装货车厢的车辆主要包括形成驾驶台的车身和紧固到该车身上并形成装货空间的车厢。由于这种车辆受到与轿车型车辆所经受的不同的特殊力,所以它们专门设计和研制。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皮卡是以轿车为基础研制的,并且源自针对轿车专用的原始设计的配置。从而,存在重复使用尽可能多的现有轿车部件以及使得以此为基础的附加部件的技术方案符合特殊限制的问题。
文献JP 2006076467提出一种上述类型的汽车的结构配置,所述结构配置具有空心体,该空心体加固结构,所述结构基本垂直地在驾驶室的底板的第一高度和装货底板的第二高度之间延伸。该空心体包括两个基本上垂直的结构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配置,其特征在于,空心体包括两个基本上垂直的结构元件,第一结构元件由隔板的下面部分形成。
这种配置旨在为车辆提供盈余的扭转刚度,加固由车厢和驾驶室(车体)所形成的组件。
按照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特征:
-第二结构元件由加强部分形成,所述加强部分面对隔板的下面部分并朝向车辆的后部;
-空心体具有四边形的形状,它在上面部分由装货底板的前端构成,并在下面部分由驾驶室底板的后端构成,该空心体还包括第一结构元件和第二结构元件,所述第一结构元件由隔板的下面部分形成,该隔板的下面部分与装货底板和驾驶室底板接触,该第二结构元件在装货底板和驾驶室底板之间在高度方向上延伸;
-隔板的下面部分紧固到驾驶室底板的上表面上,装货底板的前端固定到该隔板上。
本发明还涉及这种类型的汽车,该汽车包括驾驶室和装货车厢,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述类型的结构配置。还涉及一系列汽车,所述一系列汽车包括至少皮卡类型的第一车辆和轿车类型的第二车辆,其特征在于,驾驶室和相关的驾驶室底板是第一车辆和第二车辆通用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一些优点和特征在阅读下面的说明时变得显而易见,为了理解下面说明参见附图,其中:
-图1和2是具有装货车厢的车辆的视图,该装货车厢适于接纳本发明的结构配置;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配置的部件示意图,所述部件为隔板、空心体、装货底板和驾驶室基底;
-图4是图1中的元件以及紧固到驾驶室基底上的通道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中所示,带有装货车厢的车辆主要包括驾驶室2、装货车厢4以及隔板6,该隔板6基本垂直地设置在驾驶室2的后部,以便一方面形成驾驶室封闭物,另一方面形成装货车厢4的前端。车窗7安装在该隔板6上以使驾驶员能看见后面,可将内部配置(装置,结构件)固定到该隔板的朝向驾驶室内部定向的表面上。
如图3-5中所示,基底(车身基底,车身底部)20在驾驶室2的下方延伸,该基底20主要由中心底板22和装货底板40形成,该中心底板22上设有通道(孔道)24,该装货底板40延伸到车辆的后部并形成支承车厢的部件。基底20和装货底板40处在不同的高度处,该装货底板40按常规设置成高于驾驶室的基底20。为了加固该组件,在装货底板40的前端41和驾驶室的基底20之间设置基本垂直的结构装置。
按照本发明,垂直空心体8因此横向于车辆设置在装货底板40和驾驶室的基底20之间,并遍及将装货底板40和驾驶室基底20的相应平面分开的整个高度。该空心体8由两个面对的结构元件形成。第一结构元件81由隔板6的下面部分形成,根据本发明,该下面部分的下边缘延伸至中心底板22的形成驾驶室的基底的上表面,该隔板6还抵靠在装货底板40的前端41上。第二结构元件82设置在装货底板40的下表面和驾驶室的基底20的底板22的后端之间,该第二结构元件82的侧面朝向车辆的后部,并设置成面对由隔板6的下端所形成的第一结构元件81。以常规方式,空心体8的各部件和所述底板之间的接合是焊接或点焊。
在车辆基底20包括中心通道24的情况下,如图5和6中所示,隔板6的下边缘和由第二结构元件82所形成的空心体加强件具有与通道24形状互补的中心开口,以便装配在通道上并由此进一步加固该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诺股份公司,未经雷诺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21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γ-亚麻酸酯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骨科用球囊复位器械